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影响及作用机理试验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29  浏览次数:166
核心提示:酶制剂是一类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在适宜条件(pH和温度)下具有活性。

     酶制剂是一类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在适宜条件(pH和温度)下具有活性。
摘要:在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确定酶制剂的最佳使用剂量的基础上,研究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复合酶、脂肪酶、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肉鸡体重分别增加10.87%、5.98%、6.52%和3.80%,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 20.83%、10.83%、11.67%和9.17%。添加复合酶、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成活率分别提高6.26%、2.68%和3.58%。同时测定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及能量代谢率,还测定了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腿部分割比例、血糖浓度、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复合酶的作用效果优于各单一酶。
  我们已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通过科学地确定“线性水平编码表”,进行精确地舍内小群试验,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建立多维数学模型,筛选出了酶制剂在肉鸡生产中应用的最佳使用剂量。为进一步证实酶制剂的作用效果,探讨酶制剂的作用机理,而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试验鸡
  选用AA肉鸡商品代初生健雏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0只,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雌雄各半)。A、B、C、D试验组分别添加复合酶、脂肪酶、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E组不添加,为对照组。试验期49天。
  2.测定项目及方法
  2.1 生产性能测定(饲养试验)每周以重复组为单位统计体重、耗料量和死亡率,计算料肉比。
  2.2 代谢试验从第7周龄开始连续收集各重复组粪尿5天,同时记录各重复组采食量。将粪尿全部称重后取样品10%,5%加酶后混匀,5%不加酸,在70℃制成风干样品,用常规方法测定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粗纤维等含量,计算各养分代谢率。
  2.3 屠宰试验
  2.3.1 肌肉样品采集每只鸡取胸肌、腿肌样品各20克,按常规方法测肌肉中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
  2.3.2 屠体分割比例测定屠宰率的同时,测颈、背、腰荐、胸、腿、翅、爪重,并计算各部位所占比例。
  2.3.3 屠宰率测定饲养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取6只鸡(雌雄各半),测定其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皮下脂肪厚度等,计算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等。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