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豫北某雉鸡养殖场,18周龄育成雉鸡240只,陆续发病,病死率几乎100%,诊断为李氏杆菌病。
1发病情况
本批患病育成雉鸡为自繁自养,11月5日发现有个别雉鸡不采食,精神不振。11月7日起陆续发生死亡,病程1~3d,至11月9日已死亡21只。
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发病雉鸡精神沉郁,拉稀,默默缩于一角,不食、不跳、不叫。
解剖病死雉鸡12只,主要表现为全身性败血症,以心肌、肝脏广泛性坏死灶者居多。
3实验室检查
3.1镜检无菌取病死雉鸡心肌、肝脏,制成触片。无菌采集可疑病雉鸡血液涂片。两种片子均用瑞特氏染色后,镜检。
3.2分离培养以无菌采集的病料,分别接种于血肝汤琼脂、肉汤和麦康凯琼脂上,37℃培养24h后观察,并挑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3.3生化试验以《兽医检验》(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编)所述方法进行。
3.4动物接种将病料接种于豚鼠皮下,同时点眼。
4结果
4.1镜检可见两极浓染的小弯曲杆菌。
4.2分离培养此菌在血肝汤琼脂上形成圆形、淡蓝色小菌落。肉汤呈均匀浑浊,有颗粒状沉淀,无菌环出现。在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革兰氏染色阳性。
4.3生化试验此菌可分解葡萄糖、蕈糖及杨苷。不产生硫化氢及靛基质,不还原硝酸盐,M.R及V-P试验阳性。
4.4动物接种剖检死亡豚鼠,可见肝脏、脾脏、心肌有大片坏死。触片、染色、镜检与“4.1"相同。
5诊断与治疗
5.1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该场雉鸡患的是李氏杆菌病。
5.2及时剔出病鸡,进行隔离治疗,全场以2.5%石炭酸消毒,同时开展灭鼠工作。
5.3病鸡以氯霉素60mg/kg体重肌注,未发病鸡以0.1%氯霉素混料饲喂。4d后疫情基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