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肠炎是由鹑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鸡和鹌鹑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主要发生在4~12周龄的幼禽。病死禽以肝、脾坏死,肠道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鸡只,眼观病变致相同,可见嗉囊充盈,肌胃中充满食物。肝脏肿大呈浅土黄色,肝脏表面有大小不一的黄色坏死斑点;脾脏肿大呈紫黑色;十二指肠肠壁增厚,在浆膜面和黏膜面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并与周边组织界限明显;空肠和回肠黏膜上有散在的枣核状溃疡灶,溃疡深达肌层,上覆一层伪膜。盲肠扁桃体坏死、脱落,直肠黏膜有密集的粟粒状突出于表面的出血溃疡;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肉眼可见病变。
治疗
全群采用TMP+0.2%氟苯尼考饮水,每天饮水3次,连饮5~7天。饲料中添加多维,连喂5~7天。同时加强通风换气和消毒。采取上述措施治疗5天后全群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病情得到了控制。
讨论
通过临床诊断、剖检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确诊为鸡溃疡性肠炎,鸡溃疡性肠炎是由肠道梭状杆菌引起。
该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当鸡舍卫生条件差、过分拥挤、通风不良、潮湿且饲料营养缺乏造成鸡只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容易诱发此病。据报道,球虫病及应激因素对鸡感染肠梭菌有重要作用。该菌能形成芽孢,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色氨酸磷酸琼脂培养基的成分及制作方法为:色氨酸、葡萄糖、琼脂各159,磷酸二氢钠4g,蛋白质10g,酵母浸膏5g,马肉浸液930mL,调整DH值至7.2,高压灭菌,冷却至56℃,加入8%的滤过除菌马血浆。液体培养基不加琼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