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肝胆系统高负荷运转和(或)损伤带来发病高风险
品种缺陷、营养失衡(油脂氧化、杂粕、霉菌毒素、重金属离子超标等)、药物滥用等造成的肝胆系统高负荷运转和(或)损伤,继而引发家禽肝胆综合症,导致大量死亡。此类疾病已远超出了单纯致病微生物感染造成的发病比例,混合感染更易形成难以治愈的肉禽后期尖峰死亡和蛋禽零星死亡。
2 饲料中脂肪的乳化吸收不充分引起营养代谢病
雏禽因肝胆功能不健全造成自身分泌内源性乳化剂数量不足,高脂肪饲料引起肝胆系统高负荷运转,各种应激和疾病因素带来的肝胆生理病理负担等均会增加肝胆压力,致使肝胆系统受损,胆汁酸分泌不足,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采食不达标;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脂肪肝、营养性腹泻、过料等。
3 脂肪转化不佳造成的屠宰性能缺陷
高负荷下肝脏分泌胆汁酸不足,脂肪消化吸收不充分,供能减少,蛋白降解增多,同时脂肪代谢调控不当,腹脂过多,皮下脂肪、肌间脂肪过少,导致胴体偏瘦,不丰满,造成产量下降。假劣油脂不经处理影响胴体品质,从而影响采购。
4 集约化养殖是一项工业生产项目,畜禽作为生产机器,面临众多营养、生理缺陷
养殖动物与自然动物处于两个截然不同的状态,以逻辑斯蒂方程为例,养殖动物仅仅生长到第Ⅱ阶段,也就是说远未达到性成熟阶段,因此,各功能器官发育尚未健全,各项功能也必不完善。由于饲料配方的存在使胆汁酸等物质出现相对不足成为必然。另外,胆汁酸在代谢过程中的流失,也是胆汁酸含量不足的一个因素。
针对现在家禽不同类型日粮饲料(特别是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出现的脂肪乳化和吸收缺陷、脂肪转化不佳造成的屠宰能缺陷,以及肝肠消化系统的高负担带来的发病高风险等问题。需要在饲料里添加促进脂肪消化吸收的物质。胆汁酸可以促进脂肪的乳化、消化、吸收,在乳化脂肪的同时,可以激活脂肪酶的活性进行脂肪水解,进而与脂肪酸等形成乳糜微粒,使脂肪酸得以透膜吸收,从而提高饲料脂肪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在肝肠循环中胆汁酸可刺激胆汁的分泌,畅通胆道,消除霉菌毒素,细菌内毒素等有害物质,从而起到保肝护胆的作用。因此,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以改善饲料的品质,并且可通过降低脂肪的添加量,达到降低饲料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