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秋季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流行特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02  浏览次数:158
核心提示:传染性法氏囊炎遍部于全世界许多养鸡发达的国家和地区,1988年以来,我国不同类型鸡场,发生了严重的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传染性法氏囊炎遍部于全世界许多养鸡发达的国家和地区,1988年以来,我国不同类型鸡场,发生了严重的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病时间
传染性法氏囊主要感染2-16周龄鸡,3-6周龄时最易感。本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但以5-7月份发病较多。蛋雏鸡比肉仔鸡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若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一般不超过5%。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的自然宿主主要限于鸡和火鸡。
分离病毒
从鸡分离的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只能使鸡感染发病,实验感染火鸡不发病但能产生抗体,从火鸡分离的病毒仅能使火鸡感染,对鸡无影响。不同品种的鸡均可发病,其中来航鸡较易感。本病的发生与日龄有密切关素,不同日龄的鸡对此病的敏感性不同,其特点是在法氏囊有功能时方可发病,幼龄雏鸡因母源抗体而得到保护,成年鸡又因法氏囊萎缩而不敏感,或取隐性经过。但个别情况下也有14-20周龄鸡群呈急性暴发的报道。
发病鸡群
在自然条件下,2-11周龄可发病。但以3-6周龄多发病,其中4周龄最易感。无母源抗体的雏鸡在出壳不久即可因感染野毒而发病。本病发生无季节性,只要有易感鸡存在,全年都可发病。本病具有高接触性,可在感染鸡和易感鸡之间迅速传播。病鸡及隐性感染鸡群之间迅速传播。
传染源
病鸡及隐性感染的带毒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污染的饲料、饮水、垫草、用具等皆可成为传播媒介。主要经呼吸道、眼结膜及消化道感染。本病在易感鸡群发病率很高,可达80%-100%,死亡率不等,低的为4%-5%,高的可达30%-60%或以上。当伴发其它疾病时,死亡率便会增高。初次暴发本病的鸡场,发病常为急性,症状明显,死亡率也较高,在流行后发病常转为不显症状的隐性感染,病变也不典型。
潜伏期
在流行病学上具有一过性的特点。即潜伏期短(1-5天),人工接种后2-3天出现症状,病程1周左右,于感杂后第3天开始死亡,4-6天达最高峰,8-9天即停息。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