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养鸡生产中浮现的各种疾病要正确诊断,了解药理,及时治疗,除了用主药,还要用辅药,既要对症,还要对因。
一、不能及时确诊时用药应慎重。由于目前鸡病太多、太复杂,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越来越不典型,混合感染、继发感染增多,很多病原发生抗原漂移、抗原变异,病理材料无代表性,加上经验不足等原因,鸡群得病后不能及时确诊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应尽量搞清是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营养性疾病还是其它原因导致的疾病,惟独这样才干在用药时不会浮现较大偏差。在没有确诊时用药时间不宜过长,用药3—4天无效或效果不明显时,应尽快停(换)药进行确诊。
二、要正确掌握用药剂量,疗程要足。剂量过小无效,剂量过大有毒且成本增加。同一种药物不同的用药途径,其用药剂量也不同;同一种药物用于治疗的疾病不同,其用药剂量也应不同。用药疗程一般3—5天,一些慢性疾病,疗程应不少于7天,以防复发。
三、用药方式不同,其方法不同。饮水给药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鸡的饮水量、药物稳定性和水质等因素,给药前要适当停水,有利于提高疗效;拌料给药要采纳逐级稀释法,以保证混合均匀,以免局部药物浓度过高而导致药物中毒。同时注意交替用药或穿梭用药,以免产生耐药性。
四、注意并发症,有混合感染时应联合用药。现代鸡病发生多为混合感染,并发症比较多,在治疗时应联合用药,一般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以治疗多种疾病。如治疗鸡呼吸道疾病时,抗菌素应结合抗病毒用药,效果更好。
五、根据不同季节与发育特点合理用药。冬季防感冒、夏季防肠道疾病和热应激。育雏、育成、产卵期要区别对待,选用适宜不同时期的药物。
六、接种疫苗期间慎用免疫抑制药物。鸡只在免疫期间,有些药物能抑制鸡的免疫效果,应慎用。如磺胺类、四环素类、甲砜霉素等。
七、用药时辅助措施不可忽视。用药时还应加强养殖治理,因许多疾病是因治理不善造成的条件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寄生虫病、葡萄球菌病等,在用药的同时还应加强养殖治理,搞好日常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通风,适宜的密度、温度和光照,惟独这样才干提高总体治疗疗效。
八、根据鸡只的特点用药。禽类对磺胺类药的均匀汲取率较其它动物要高,故不宜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以免造成肾脏损伤。禽类缺乏味觉,故对苦味药、食盐颗粒等照食不误,易引起中毒。禽类有丰富的气囊,气雾用药效果更好。禽类无汗腺,用解热镇痛药抗热应激,效果不理想。
九、了解目前临床上常用药。目前常用药物有抗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药、抗病毒药、抗球虫药等,选择药物时,应根据疾病类型有针对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