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特点是鸡最易感染, 多在2~ 5月龄发病。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 病鸡和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源。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 4周, 长的几个月。
1 神经型: 由毒力较弱的毒株侵害外周神经主要为坐骨神经引起。臂神经受侵害时表现为受害侧的翅下垂, 坐骨神经受侵害时则引起腿麻痹, 常表现一侧较重一侧较轻。发生不全麻痹时, 病鸡步行不稳, 至完全麻痹时, 不能站立,而蹲伏出现一只腿向前伸, 一只腿向后伸的特征性姿势。在单侧性麻痹时, 以手触诊可以察觉麻痹腿的温度要低于另一侧; 支配颈肌的神经受到侵害时, 表现为低头甚至歪颈。植物神经受侵害时, 可引起嗉囊麻痹或扩张、呼吸困难、腹泻、消瘦、贫血等症状。本型病程较长, 最后因采食困难、饥饿、消瘦、衰弱而死亡。
急性型( 内脏型): 由强毒力的病毒引起, 常侵害幼龄鸡, 死亡率高。流行开始时以大批病鸡精神委顿为特征。经数天后, 部分病鸡共济失调, 蹲卧, 接着出现腿或翅一侧性或两侧性轻瘫或麻痹。有的病鸡不表现明显的症状就死亡。某些在内脏器官发生较大肿瘤的病鸡, 通过腹部触诊可以发现腹腔明显增大。
眼型: 侵害虹膜, 一眼色素消失, 呈混浊的淡灰色, 俗称/ 灰眼0或/银眼0。瞳孔边缘不整齐, 严重时整个瞳孔只留下一个针尖大的小孔。有的可在眼部形成肿瘤。但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6 月龄以上的火鸡, 特别是1 年以上的老鸡中。
皮肤型: 比较少见。特点是皮肤毛囊形成小结节或瘤状物, 这是由于淋巴细胞性肿瘤增生所致。
剖检特征后受害神经增粗呈黄白或灰白色, 横纹消失, 有时水肿。内脏以卵巢受害最常见, 其次为肾、脾、肝、心、肺、胰、肠系膜、腺胃、肠道和肌肉, 可见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质地坚硬而致密的肿块。有的肿瘤在器官中弥漫增生, 使整个器官变得很大, 肿瘤组织呈灰白色、与原器官组织相间存在而如大理石状。法氏囊萎缩, 有时因滤胞间肿瘤细胞分布而呈弥漫性增生, 皮肤也有淡灰色结节。类症鉴别。应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禽脑脊髓炎相鉴别。
治疗方案,目前无有效药物治疗, 重在免疫预防。预防措施,防止出雏和育雏期的早期感染是综防重点。应强调隔离饲养和环境卫生, 预防接种是控制MD发生的有效措施。雏鸡可在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弱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