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蛔虫病临床症状 雏鸡表现生长发育不良,消瘦、贫血、精神不好、行动缓慢、消化机能障碍、下痢和便秘交替,有时稀粪中混有带血黏液,以后逐渐消瘦至死亡。成年鸡症状一般较轻,体重减轻,采食饮水正常,大部分鸡精神正常,个别鸡瘫痪,产蛋率下降.
鸡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线虫病,成虫主要寄生于鸡的十二指肠以下的小肠段,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导致肠阻塞和死亡。
( 1 )流行病学 鸡蛔虫是一种淡黄白色两头尖中间粗的线虫,雄虫长50~76 毫米,雌虫长65~110毫米。鸡蛔虫的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寄生在鸡小肠内的成虫每天产大量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17~18 天可发育成具有侵害性的虫卵。虫卵被鸡采食后,虫卵在鸡肠内发育,数天后幼虫钻入肠黏膜中进一步发育成为成虫。整个过程需要35~58 天。3 月龄以内的鸡最易感染,特别是平养鸡和散养鸡,发病率高,病情较重。成年鸡抵抗力较强,一般不发病,但可带虫。饲料营养缺乏、过度拥挤、大小鸡混养等是本病发生的诱因。各品种的鸡在各季节都可发病。
( 2 )临床症状 雏鸡表现生长发育不良,消瘦、贫血、精神不好、行动缓慢、消化机能障碍、下痢和便秘交替,有时稀粪中混有带血黏液,以后逐渐消瘦至死亡。成年鸡症状一般较轻,体重减轻,采食饮水正常,大部分鸡精神正常,个别鸡瘫痪,产蛋率下降.
( 3 )剖检变化 鸡蛔虫病的病变特征是尸体消瘦、肠黏膜肿胀增厚,有时可见出血、充血和溃疡。肠道内可见大量虫体,阻塞肠道。
( 4 )防治 防治本病的关键是搞好鸡舍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积粪和垫料,堆积发酵。不同年龄的鸡要分开饲养,定期驱虫。治疗蛔虫病的药物及用法:驱蛔灵按200~300 毫克/千克体重一次投服,或按0.2 %~0.4 %拌料一天投服;驱虫净40~50毫克/千克体重混入饲料一次投给;硫化二苯胺0 . 5~1 . 0 克/千克体重一次投服;左旋咪哩20~25 毫克/千克体重一次性投服。第1 次用药驱虫后隔14天再驱虫1 次。用药物驱虫后应彻底清扫鸡舍内粪便。 鸡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线虫病,成虫主要寄生于鸡的十二指肠以下的小肠段,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导致肠阻塞和死亡。
鸡寄生虫病防治技术-鸡蛔虫病
鸡蛔虫病是鸡体内寄生虫的一种,呈线条状,黄白色,身上有乳白色横纹。雌雄异体,雄虫体长30~70毫米,雌虫体长70~110毫米。
1.流行特点 蛔虫卵是流行传播的传染源。成熟的雌虫在鸡的肠道内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饲料、饮水等,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1~2周时间卵发育成小幼虫,具备感染能力,这时的虫卵称感染性虫卵。健康鸡吞食了被这种虫卵污染了的饲料、饮水、污物,就会感染蛔虫病。
2.临床症状 患蛔虫病的鸡群,起病缓慢,开始阶段鸡群不断出现贫血、瘦弱的鸡。持续1~2周后,病鸡迅速增多,主要表现为贫血,冠脸黄白色,精神不振,羽毛蓬松,消瘦,行走无力。患病鸡群排出的粪便,常有少量消化物、稀薄,有颜色多样化的特征,其中以肉红色、绿白色多见。同时,鸡群中死鸡迅速增多,死鸡十分消瘦。
3.解剖病理改变 病、死鸡十分消瘦、贫血。病鸡宰杀时血液十分稀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甚至肌胃中均可见到大小不等的蛔虫,严重者可把肠道堵塞。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时发现了蛔虫即可确诊。
5.预防与治疗 大力提倡与实行网上饲养、笼养,使小鸡脱离地面,减少接触粪便、污物的机会,可有效预防蛔虫病的发生。 治疗方法: (1)驱蛔灵(哌嗪 、磷酸哌哔嗪):每千克体重0.3克,1次性口服。 (2)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1次性口服。 (3)驱虫净:每千克体重10毫克,1次性口服。 (4)抗蠕敏:每千克体重25毫克,1次性口服。 (5)驱虫灵:每千克体重10~25毫克,1次性口服。 (6)丙硫笨咪唑:每千克体重10毫克,混饲喂药。 用药一般在傍晚时进行,次日早上把排出的虫体、粪便清理干净,防止鸡再啄食虫体又重新感染。
鸡蛔虫病防治措施
鸡蛔虫:这种虫子主要寄生在鸡的小肠里,是一种圆形、淡黄色的线虫,一般长50-110毫米。鸡得了这种病后,鸡的肠道内有少量蛔虫寄生时常无明显症状。
雏鸡和3月龄以下的青年鸡被寄生时,蛔虫的数量往往较多,初期症状不明显,以后逐渐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无光泽,鸡贫血、消瘦,冠髯、腿脚苍白,生长缓慢。鸡常下痢,粪便中有时见血。
防治措施
防治本病的关键是搞好鸡舍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积粪和垫料,堆积发酵。不同年龄的鸡要分开饲养,定期驱虫。
竹叶花椒15克,文火炒黄研末,每只鸡每次0.02克拌料喂,每天2次,连喂3天。
烟草切碎15克,文火炒焦研碎,每只鸡每次0.02克拌料喂,1日2次,连喂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