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病学
本病只发生于鸡,其它禽类一般不感染。发病季节主要在秋末至次年春末。30日龄以内的雏鸡极易感染,随日龄的增长,易感性逐渐降低。有些地方对成年产蛋鸡的危害也很严重。该病毒主要由呼吸道排出,通过空气飞沫传染,还有被污染的卵、饲料、饮水、用具等均可使鸡感染,天气过冷过热、拥挤、通风不良以及维生素、矿物质供应不足,降低鸡只的抵抗力,均会使鸡的易感性增强。
二、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3~5天,病鸡看不到前期症状,突然出现呼吸症状,迅速波及全群为本病特征。病鸡张口呼吸、伸颈、打喷嚏、眼流泪、咳嗽,发出一种特殊的咯咯叫声,特别在夜间听得更清楚。随病情发展,全身症状逐渐加重,精神萎靡,缩头闭目沉睡,翅下垂,羽毛松乱,怕冷挤堆,食欲减少。雏鸡死亡率可达20%~25%以上,4月龄以上的鸡死亡率很低。
如被侵害肾脏的毒株感染时,可引起肾炎、肠炎,除上述呼吸道症状外,常可见到急性下痢,该毒株多感染20~70日龄的幼鸡。典型的病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往往不被察觉,经2~4天后症状几乎消失,表面上“康复”;第二个阶段是发病后5~10天,出现严重全身症状,精神沉郁,厌食,排灰白色稀粪或白色淀粉糊样粪便,失水,腿脚干枯,此时为死亡高峰期。整个病程1 0~20天或更长,死亡率一般为12%~25‰
三、病理变化
主要病理变化是呼吸道病变,鼻腔、喉头、气管和支气管呈卡他性炎症。粘膜充血出血、肿胀、增厚,内有少量白色或黄灰色的粘液附着。肺水肿,气囊见卡他性或纤维素性炎症。在侵害肾脏的病毒株感染时,肾肿大、苍白,肾小管由于尿酸盐蓄积而扩张,使肾脏呈花斑状。输尿管因尿酸盐沉积而变粗。心脏、肝脏表面有时也沉积尿酸盐,似一层白霜。生殖腔内常带有大量石灰膏样尿酸盐。产蛋鸡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时成熟卵泡充血、出血,在腹腔内常见有卵黄样渗出物、卯泡血肿和菜花样变形,为本病的特异性变化。
雏鸡输卵管萎缩变短,其中段变化最严重。18日龄以下的雏鸡发病,输卵管的变化是永久性的,长大后不能产蛋,俗称“假母鸡”;发病日龄大的鸡,输卵管的变化较轻,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长大后产蛋受一定影响;产蛋鸡张嘴呼吸鸡冠发紫、眼睑轻微肿胀,产蛋下降、蛋壳质量下降、蛋清稀薄如水,产畸形蛋,剖检卵泡正常,但输卵管囊肿,不能产蛋。
四、综合防治措施
各种药物对于本病均无直接疗效,但应当用氨苄青霉素、氧氟沙星、红霉素、阿莫西林等广谱抗菌素防治继发感染,连用3~4天,对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死亡有一定作用。肾型传支应加用电解质类药物如肾肿解毒药或中药肾炎康等以减轻肾中毒。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最好方法,有支气管H120、H52、4/91等活疫苗及肾传支油苗,可参照说明书进行防疫。采取措施,排除病因,严格隔离病鸡以及鸡舍、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饮水清洁,日粮中加喂维生素,增强鸡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