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是一切自然演变的重要表达。每隔数小时就应该检查1日龄雏鸡的行为,不止是在白天,夜间也同样需要进行行为观察:如果鸡群均匀地分布在鸡舍内各个区域,说明温度和通风设置的操作是正确的;鸡群扎堆在某个区域,行动迟缓,看上去很茫然,说明温度过低;鸡总是避免通过某个区域,说明那里有贼风;鸡打开翅膀趴在地上,看上去在喘气并发出唧唧声,说明温度过高或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1 低温接雏
雏鸡经过长时间的路途运输,饥饿、口渴、身体条件较为虚弱。为了使雏鸡能够迅速适应新的环境,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我们可以在育雏温度的基础上稍微降低温度,使育雏围栏内的温度保持在27~29℃之间,这样,能够让雏鸡逐步适应新的环境,为以后生长的正常进行打下基础。
雏鸡到达育雏舍后,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此时雏鸡休息是正常的,但4~6小时后,雏鸡应该开始在鸡舍内散开,并开始自由饮水、采食、走动,24小时后在鸡舍内均匀散开。
2 适宜的育雏温度
雏鸡入舍24小时后,如果仍然扎堆,可能是由于鸡舍内温度太低。当鸡舍内温度太低时,若未对垫料和空气温良进行加热,将导致鸡的发育不良和鸡群整齐度差。雏鸡扎堆会使温度过高,雏鸡一到达育雏舍后就应该立即将其散开,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并调暗光照。
温度是否合适,不能由饲养员自身的舒适与否来判断,也不能只参照温度计,应该观察雏鸡个体的表现。温度适宜时,雏鸡均匀地散在育雏室内,精神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
温度适宜时,鸡群分布均匀,吃料有序,有卧有活动的,卧式也比较舒服;温度偏高,鸡群躲在围栏边缘处,但卧式也较好,只表示温度略偏高些,鸡群也能适应,但想远离热源。若温度再高,鸡群不再静卧,会出现张口呼吸、翅膀下垂的情况。
3 确保适当的相对湿度
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必须保持适当的相对湿度,最少55%。寒冷季节,当需要额钋的加热,假如有必要,可以安装加热喷头,或者在走道泼洒些水,效吴较好。
4 通风
鸡舍内的气候取决干通风、加热和降温的结合。对于通风系统的选择还要适应外部的条件。无论通风系统简单或复杂,首先要能够被人操控。即使是全自动的通风系统,管理人员的眼、耳、鼻、皮肤的感觉也是重要的参照。
自然通风不使用风机促进空气流动。新鲜空气通过开放的进风口进入鸡舍,如可调的进风阀门、卷帘。自然通风是简单、成本低的通风方式。
即使在自然通风效果不错的地区,养殖场主们也越来越多地选择机械通风。虽然硬件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但机械通风可以更好地控制鸡舍内环境,并带来更好的饲养结果。通过负压通风的方式,将空气从进风口拉入鸡舍,再强制抽出鸡舍。机械通风的效果取决于进风口的控制。如果鸡舍侧墙上有开放的漏洞,会影响通风系统的运行效果。
要及时对通风效果进行评价。对于地面平养系统,鸡群在鸡舍中的分布情况就可以说明通风的效果和质量,也可通过其他方法对通风效果进行评估。简单的方法是裸露并沾湿双臂,站到鸡聚集数量较少的区域,感觉是否该区域有贼风,感觉一下垫料是否太凉。观察整个鸡舍中鸡群的分布情况,判断是否与风机、光照和进风口的设置有关系。一旦改变了光照、进风口等设备的设置,数小时后再次观察鸡群分布情况是否有改变。对于改变设置的效果,不要轻易地下否定的结论。同时记录改变设置的内容。
通风量的设定不仅仅依靠温度,还需要考虑鸡舍湿度,以及鸡背高度的风速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良。如果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鸡会变得嗜睡。如果您在鸡背高度持续工作超过5分钟后有头痛的感觉,那么二氧化碳的浓度至少超过3 500毫克/m3说明通风量不够。还要注意,不能有贼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