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营养水平
(1) 保证日粮粗蛋白和氨基酸的平衡:若饲料中粗蛋白不足,可补充一些鱼粉等动物性蛋白或玉米蛋白粉等植物蛋白。若日粮中的蛋氨酸、胱氨酸等氨基酸不足可相应补充,如在预防时可补加50-100g的相应氨基酸,治疗时可考虑加倍。
(2) 确保日粮中含有充足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针对饲料中缺乏的成分可考虑改用全价营养饲料,或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硫酸锌、硫酸亚铁、富硒酵母、硫酸钠或生石膏、氯化钠、粗纤维及微量元素。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植物纤维和沙砾,以帮助家禽磨碎饲料,促进消化。针对脂肪原因引起的因该及时查明原因。
2、加强饲养管理
(1) 减少家禽体表的物理损害:笼养应注意笼的结构,避免结构不合理或金属部位突出等原因导致家禽损伤;对于平养禽应保证足够垫料,且应尽量使垫料保持柔软和相对干燥,及时剔除尖锐木片、玻璃。
(2) 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应保证家禽有足够的饲养空间,同时提供充足的采食和饮水设备,定时喂料和补水,保证每只家禽摄入足够的饲料和饮水。保证舍内足够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并做好防暑降温和舍内空气通风工作,尽量排除舍内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氨气等有害气体。
(3) 加强管理
3、重视家禽疾病防制
(1)病毒性疾病的防制:目前免疫接种结合生物安全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家禽病毒性疾病最为有效的措施。在制定家禽免疫接种程序之前,应在充分掌握禽场近期主要疫病请况、疫苗的血清型或血清亚型、重复免疫接种的间隔时间及次数、不同活疫苗之间的干扰、母源抗体、疫苗来源及接种剂量和途径等情况,合理制定防疫措施。同时做好隔离、消毒、灭鼠、杀虫等生物安全工作,将病毒性疾病对禽场的威胁降低到最小。
(2)细菌、寄生虫等疾病的防制:对于细菌、寄生虫等疾病除加强环境消毒和对部分疾病使用相应疫苗预防外,还应注意平时的药物预防。
(3)中毒性疾病的预防:针对中毒病,应加强对饲料及饲料成分的监测工作,是否添加了劣质鱼粉,食盐和药物添加是否过量,饲料营养成分是否合理,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是否得当,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