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论“猪高热病”及其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25  浏览次数:292
核心提示:论猪高热病及其防治措施高热病,这是近几年来讲的最多的一种猪病。高热病、其体温升高并非指某一特定疾病,实际上是指许多疾病中
 论“猪高热病”及其防治措施

“高热病”,这是近几年来讲的最多的一种猪病。高热病、其体温升高并非指某一特定疾病,实际上是指许多疾病中的一个症候,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因此,叫“高热综合征”似乎更恰当一些。

  什麽是猪“高热病”?通常所指是因各种原因造成猪体内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体温急剧升高、临床上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0℃以上的“疾病”。至于近几年人们所称呼的猪“高热病”主要是由于病原、病因不清而冠名的一种笼统称呼。

  临床上究竟有哪些原因可以引起猪的“高热病”?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病因。①具有传染性的病原所致;②由非传染的因素而引起。

  1.传染性病因所致的猪“高热病”

  病毒和细菌都可引起猪的体温升高。据调查,目前致病率较高的病毒类有,猪蓝耳病毒变异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引起的有,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2型,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肺炎支原体、猪丹毒杆菌、猪附红细胞体、猪霍乱沙门氏菌等多种病原体等。其中主要的病原是猪蓝耳病毒变异株,猪瘟病毒,弓形体,染附红细胞体,或它们的混合感染。这类高热性的疾病发生频率很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病毒性的、可能在冬天的发病率更普遍,发病率更高。

  70年代所报道最多的猪“无名高热症”,后来通过实验室证实是弓形体和猪瘟病毒所致、也得到多数人认可。人们采用针对病原开展预防和处理,在当时收到较好的防制效果。

  1.1 弓形体引起的猪“高热病”

  20世纪60~70年代在江苏、上海等地发生多起猪的“无名高热病”,病初体温升高至40~42℃、呈稽留热型,一般维持3~7d,最高可达42℃。1977年上海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通过试验找到了弓形虫的速殖子,被确诊为猪的弓形虫病。

  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只发现了一个血清型的一种弓形虫。1954 年于恩庶首先从猫、兔、鼠、黄毛鼠、猪豚等动物中分离到弓形虫;谢天华于1964年报道了一例弓形虫病人;大多数动物如猪、牛、猫、犬、羊、马、骆驼、家兔、鸡、鸭等都可以感染弓形虫,其中以猪的感染率较高,它的主要临床表现,病初体温升高至40~42℃,呈稽留热,一般维持3~7d,最高可达42℃;严重病猪.耳朵呈紫红色,腹下、颈部、四肢下端出现紫红色,两腹侧有散在的大小不等的淤血斑,眼结膜充血、黄染;体表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

  弓形虫所致的“无名高热症”的一般防控措施包括:圈舍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加强猫的饲养管理,不给猫喂生肉,防止猫及其排泄物污染饲料、饮水、畜舍;家畜流产的胎儿及其排泄物以及死于本病的可疑病尸应严格处理;对于曾经发生过该病的猪场,在进入夏季时应观察猪的食欲、粪便,并定期测量体温、如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有条件的猪场、对猪群定期检测抗体,有计划地进行淘汰,以消灭传染源。治疗以磺胺类药为主,对病重者辅以支持和对症疗法:

  1.2 猪瘟所致“高热病”

  猪瘟这一古老的疾病,仍然是目前危害养猪业的头号杀手,是养猪场首先要净化或控制的疾病,绝不能放松。可能是因病毒株的变异,70年代以来,兽医上把它称为“非典型性猪瘟”或“温和性猪瘟”,多数病猪体温升高到41℃左右。目前想要有效控制该病,从根本上确保猪群的长久平安,猪瘟净化势在必行,尤其是种猪场实行猪瘟净化是必要的。

  1.3 蓝耳病病毒所引起的猪“高热病”

  2006年以来,南方多省份发生猪“高热病”,很快在全国许多省都有报告。农业部及时开展了各项防控工作和细致周密调查,2007年1月,农业部通过对分离到的病毒采用全基因序列分析等技术手段,最终确定蓝耳病毒的变异毒珠是猪“高热病”的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农业部及时发出了要做好猪病防控工作的重要通知(“农牧发2007、10号”文件),并制定了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

  据报道,该病于1987年首先在美国被发现,相继流行到德国、加拿大等欧洲国家。猪蓝耳病不传染人、不是人畜共患病该病。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

  猪蓝耳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该病毒主要侵害繁殖系统。仔猪断奶前死亡率高、母猪繁殖障碍、育成猪的呼吸道病是本病的三大症状。经产和初产母猪出现40以上高热,腹部和腿部发绀,尤以耳尖较为常见。

  防控措施:预防接种是有效的防病方法,因本病常引起继发其他细菌感染,可使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药物。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经常消毒;调整日粮,提高矿物质、维生素和生物素的添加量,注意氨基酸平衡,以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制是成功控制猪蓝耳病预防的关键。

  总之,病毒或细菌等所引起的猪“高热病”处理原则是,搞好预防接种,坚持环境消毒,保证猪舍清洁、通风环境,适当补充各类营养物质,增强机体抵抗力是预防这类高热病的最有效的方法。

2.非传染性病因引起的猪“高热病”

  这类疾病只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和闷热的环境中。

  2.1 热应缴

  热应缴是在高温天气条件下、猪机体体温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兽医工作者把热应缴与蓝耳病混为一谈,临床上只要猪出现体温升高,皮肤有紫绀色,就判断为高热应缴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其结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当然两者也有同时发生的时候。

  什麽是“热应缴”?热应缴是动物受到高热刺激后所表现出的一种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引起应激的因素称“应激原”。在猪场,引起应激反应的激原有很多,如高温刺激、寒冷刺激、仔猪营养缺乏,此外,毒物、运输等都可以引起猪的应激反应。

  热应激的理论是高热刺激后,体温急剧升高到42℃以上,神经内分泌出现剧烈反应,当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时,糖皮质激素持续而大量分泌,代谢率加强,消耗大量能量物质、蛋白质和维生素,使机体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抗病力下降和机体受到损害。

  “热应缴”的主要临床表现:体温升高达42℃以上,手感皮温很烫,有的病猪发生热性喘息。最严重者,体温升高(大约每5-7min升高一度),临死前达45℃,肌温很高,肌pH≤5,肌温降后,pH又上升。白皮猪一阵红一阵白,后成紫绀色。

  “热应缴”防控措施:做好猪舍的防暑降温;减小饲养密度,加强猪舍的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洒水降温;调整饲料营养,加强饲养管理。在饲料中添加200mg/kg维生素E 和200~500mg/kg维生素C,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热应激能力,增加采食量和日增重;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碳酸氢钠(按250mg/kg)和微量元素钾、硒、以利缓解热应激对猪的影响;在夏季,每天对公、母猪要投放一定量的青饲料、以提高猪群的食欲和抗应缴能力。

  2.2 热射病

  在闷热的猪舍环境中容易发生猪热射病,使体温、皮温急剧升高到41℃以上。

  什麽是热射病?热射病是动物所处外界环境温度高,环境闷热,湿度过大,动物机体产热多,散热少,机体内积热而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机能紊乱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天气炎热,厩舍拥挤,通风不良所造成。热射病发生后,体温高达41~42℃,皮肤干燥,皮温极高,皮肤及粘膜兰紫色或苍白色,。由于体内物质代谢加强,氧化不全的中间代谢产物大量蓄积导致机体脱水和酸中毒。由于脱水、水盐代谢失调,组织缺氧,碱贮下降,脑脊髓液与体液间的渗透压急剧变化,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的调节作用和心肺代偿机能衰竭,静脉郁血,粘膜发绀。

  防控措施:①消除病因、促进体热散发,加强猪舍通风,减小饲养密度,不断用冷水浇洒全身,尤其是头部,用冷水灌肠。灌服1%冷盐水,体质较好者可适量泻血,同时输入等量5%葡萄粮生理盐水;②缓解心肺机能障碍,可皮下注射20%安加5-10ml强心剂,当出现酸中毒时可静注 5%碳酸氢钠100-300ml。

  总之,猪“高热病”发生原因很复杂,临床特征是体温升高,皮肤颜色改变,很容易误判,因此在诊断和处理这类疾病时,不要忙目下结论,要辩征,尽量减小养猪户的经济损失。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