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病学特点:
1、发病日龄多集中在30-60日龄,个别鸡群在80日龄以上和20日龄以内发病。
2、该病的发生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即发病多集中在一个地理区域)。发病的鸡群大多来源同一个种鸡场或同一品系的鸡种。
3、不能发生水平传播或水平传播很弱(即不能同居感染)。很多鸡场同一日龄两批不同品种或来源鸡苗,一批发病,一批不发病。即使放在同一笼内也不能互相感染。
4、该病是一种综合症,也是一种“开关”式疾病,病因复杂(病原+诱因)。该病的病原多是呈垂直传播的或污染马立克氏疫苗或鸡痘疫苗而传播的,在良好饲养管理下(无发病诱因时)不表现临床症状或发病很轻。当有发病诱因时,鸡群则表现出腺胃炎的临床症状;诱因越重越多,腺胃炎的临床症状表现越重,诱因起到了“开关”的作用。
二、发病主要病因或诱因:
1、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以瞎眼为特征的),是腺胃炎发病很重要的病因。今年8月底至11月底,是鸡痘发病严重季节,腺胃炎发病也非常严重,很多鸡群都是先发生了鸡痘,后又继发腺胃炎,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并且药物治疗无效。
2、饲料营养不良。饲料粗纤维含量高或营养缺乏如维生素、蛋白等,鸡群易发生腺胃炎。 3、不明原因的眼炎。如传染性支气管炎(IBV)、传染性喉气管炎(ILTV)、各种细菌、维生素A缺乏或通风不良引起的眼炎,都会导致腺胃炎的发病。
4、一些垂直传播的病原或污染了特殊病原的马立克氏病疫苗,很可能是该病发生的主要病原。如鸡网状内皮增生症(REV)、鸡贫血因子(CAV)等。
三、临床症状和解剖变化:
鸡群多在于30-60日龄发病。鸡群在发病之前,一般都生长良好,一旦发病,病鸡表现打盹,生长不良,整齐度下降(大小参差不齐),逐渐消瘦,有些鸡群还表现出严重贫血。有些鸡群表现咳嗽、甩鼻等呼吸道症状。该病病程比较长,一般为1-2个月。死淘率较高(一般为10-50%),当有严重继发感染时,死淘率更高。恢复后鸡群生长不良,产蛋无高峰。解剖主要病变是腺胃肿胀、乳头水肿或凹陷消失、出血。胸腺、法氏囊萎缩,部分病鸡肾肿大,有尿酸盐。当有细菌病继发感染时,肝脏肿大、有坏死点。
四、治疗:
多采用中药双黄连口服液+黄芪多糖+左旋眯唑(混感宁)+抗生素治疗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