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产奶量高的牛易发。严重影响泌乳机能及乳汁的质量。笔者近几年诊疗的35例患乳房炎病牛多为临床重症浆液性及纤维素性乳房炎,有效率100%,产奶量在愈后10~15天即恢复正常。
1 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红、肿胀、质硬、发热、疼痛明显,拒按,乳上淋巴结肿大,病牛表现不安,体温升高到41 ℃以上,心跳增数到100次/min。乳汁呈淡黄色水样絮状物,有的挤出含血稀薄乳汁,产奶量下降到正常时的1/2~1/3,甚至更少。
2 治疗消炎止痛,活血祛瘀,消肿散结。方药:当归、川芎、蒲公英、 大黄、 紫花地丁、鱼腥草、板蓝根、陈皮(按鲜量)各50 g,虎掌草、地榆、木通、紫金龙(鲜量)各30 g,甘草30 g。水煎3次,药汁混合,分早晚灌服。取药渣敷肿胀部,1剂/天,3~5天一个疗程。此方对双重炎症更有效。 西药:清热解毒注射液50~80 ml,草珊瑚50~80 ml,10%葡萄糖500 ml,混合静脉滴注,1次/天,连用3~5天。 还可用1%高锰酸钾清洗乳房及乳头(患子宫内膜炎的应冲洗子宫),挤干乳汁,乳池注入大黄藤素50~80 ml及肿胀部周围分点注射50~100 ml(患子宫内膜炎的向子宫内注入100 ml), 早晚各1次,3~5天为一疗程。
3 病例畜主王一呜从大理运回3头荷本杂二代泌乳奶牛,7月15日其中1头患乳房炎邀诊。主诉:患牛6岁,第三胎产后1月,日产奶量30~45 kg,因长途运输、饲养及环境改变发生乳房炎。检查:病牛精神状态较差,食欲减少,烦躁,惊恐不安,乳房肿胀质硬、发红、发烫、触摸躲避。乳腺淋巴结肿大如核桃,乳汁呈淡黄色水样絮状,开始挤出的乳汁含有血丝,日产奶量骤降至8 kg,体温41.5 ℃,心跳105次/min。诊断为浆液性乳房炎。治疗:当归、川芎、蒲公英、鱼腥草、板蓝根(鲜品)各50 g,虎掌草、地榆、木通、紫金龙(鲜品)各30 g,甘草30 g,水煎,分早晚各灌服1次,每次灌服药汁1000 ml,1剂/天,连用5剂。清热解毒注射液80 ml,草珊瑚80 ml,10%葡萄糖500 ml,混合静脉滴注,1次/天,连用5天。用1%高锰酸钾液清洗乳房、乳头,挤干乳汁后向乳池内注入大黄藤素80 ml,肿胀部周围分点注射大黄藤素100 ml,早晚各1次。并用上方药渣敷肿胀部。连续用药5天。治疗3天后,乳房肿胀消退,疼痛减轻,5天后恢复正常,产奶量开始回升,1个月后回访,该牛健康,日产奶量达32 kg。
4 小结35例中有10头患牛是产后初期,乳房炎与子宫内膜炎同发。除乳房炎特有症状外,患牛弓腰、努责、呈排尿姿势、阴道排出灰白色、混浊炎性渗出物,粘附在尾根及外阴处。笔者曾用抗菌西药治疗患乳房炎病牛,治愈后,产奶量在较长时间内很难恢复,影响生产性能,效益下降。采用中草药及其制剂治疗乳房炎,治愈后,产奶量很快恢复至正常水平,保持稳定,不反复。为减轻患病乳房的紧张度,尽可能坚持将乳汁挤干,以便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