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回暖,虽然谈不上“喜大普奔”,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养猪人脸上的表情明显不再凝重,这一点从重庆第十三届(2015)中国畜牧业博览会的参会盛况就能看出来。展会上热闹非凡,养猪人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
而最安静最严肃的地方要数中国猪业发展大会的现场。各个分会场座无虚席,几乎场场爆满。随着生猪价格的稳步上升,困扰了养猪人一年多的沮丧、绝望的情绪被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期待、坚定、求知。猪价低于盈亏点时,养猪人的世界仿佛整个都不好了,任何事情都不如祈求猪价上涨重要;猪价上涨了,如何最大程度挽回损失就成了重中之重。然而多年以来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养不好猪成了普遍现象,能养好猪的人成了凤毛麟角。业内不停检讨着其中的原因,渐渐形成了一套共识:猪不好养的罪魁祸首一是生物安全难搞,二是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然而根本原因真的在于这两点吗?这一次的论坛,着重讨论的也是这些问题,笔者也有幸参与其中,特在此分享此次讨论的心得。
首先,我们举个例子。遥想吃大锅饭的年代,饿殍遍野,人们把原因归咎于粮食缺乏,进而推导出土地缺庄稼、庄稼缺肥、缺技术,甚至还有人由于吃得多被判罪。后来邓小平把土地分配给个人,在仍然缺种子缺技术缺肥料的情况下温饱问题居然解决了。这充分说明,饿死人的根本原因并非缺物质基础,而是思维方式和责任心的缺乏。 回头看猪事,难免会有几分顿悟: 频繁引种带入新隐患,盲目自繁成野毒温床 还是先举个例子,城市A由于占有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经济飞速发展,B、C、D等城人口为谋求更多机会涌向A城,造成A城交通压力、环境压力增大,房价高涨,教育资源紧张等一系列问题,A城原住民难免有所怨言,多地人口交杂偶有摩擦发生,成为社会安定隐患。养殖场亦是如此,一群微生物在A养殖场聚集繁衍,相对稳定,而借着场外引种另外一群微生物得以进入A养殖场,两个群体之间难免也会有所冲突,小规模交战可能体现在某一栋猪舍猪只腹泻、发烧、厌食;而全场爆发遗传病就相当于微生物界的世界大战了。 规模猪场不到万不得已不从场外引种,自繁自养总行了吧?并非如此。不经过检疫和筛选只凭眼观的盲目留种,等同于把本场已经存在的野毒在自繁自养的的进程中不断复制复制再复制,最终结果就是全场野毒比例高、免疫抑制、问题不断、生物安全无从谈起!
全进全出和分点饲养,二选一! 全进全出很难?那就把种猪和商品猪(保育-出栏)分开养(最少间隔500米)!这两点都做不到?可能养猪并不适合你。 滥用疫苗的风险远高于不用疫苗 疫苗滥用,尤其是白瓶苗和自家苗(包括返饲)的运用无异于全场范围的攻毒实验,其可怕足以让所有受害者心有余悸。这样一说,难道商品苗就不可怕了?滥用商品苗无异于指挥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去滥杀无辜。剂量的滥用、免疫时机的随意制定、毒株的滥用,都是引发大规模疾病的诱因。
滥用畜用产品等于直接灌服毒药 劣质玉米、霉变饲料、频繁带畜消毒、大剂量重金属、超时超量的抗生素保健程序。将心比心,这些我们自己都不愿意接触的东西,凭什么要义无反顾地用在猪的身上? 简而言之:生物安全不需要空气过滤,不需要高大上的栏舍,不一定需要纯封闭饲养环境;需要的是停止盲从,停止自以为是。 此次盛会,撞见熟人无数,这些熟人中不乏养猪界的高手,与他们的重逢让我想起了猪价扑朔迷离时的那唯一的一句箴言:“剩者为王”。任何事物都是在动荡中进步的,而世界永远属于每一次动荡之后剩下来的那一部分人,他们之所以能“剩”下来,当然也是有原因的。在向他们请教的时候,其中有一位远自广东的老前辈对着我唏嘘不已:行业变化太快,要不断学习才行啊!老前辈尚能有如此觉悟,我等晚辈又有什么资格沾沾自喜、止步不前呢? 笔者常年游学于全国各地的养猪场,每到一处总会问一句:猪好养吗?羊年以来,收到的回答惊人得相似:相对好养。深入请教讨论后,发现原因有如下几点: 1.猪价不好,母猪大范围被淘汰,养殖密度小了,猪群健康度更好; 2.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差的猪被优先淘汰,剩下的优质种猪产下的后代更易培育; 3.养猪人开源节流,除了饲料其他能精简则精简,反而减少了猪群毒素的摄入,使其因祸得福。 一场价格风暴卷走了低效的产能,一次顶级论坛助人冷静思考。重装上阵后,相信经历了劫后余生的养猪业同仁能更加轻盈地游艺于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