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卡他即卡他性胃肠炎,又称消化不良,是胃肠黏膜表层的炎症。以胃肠消化机能紊乱、吸收功能减退、食欲减退或废绝为主要特征,按疾病经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按病变部位分胃卡他和肠卡他。
病因
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点。
(1)饲养管理不当,淋漓受寒,褥草潮湿,喂饮失时,过饱过饥,久渴暴饮,饮水污染,日粮构成、饲料稠度和温度及饲养顺序和方法突然改变,长途运输后立即饲喂。
(2)饲料品质不良,饲料过热或冰冻、霉变、混杂泥土或有毒物质,营养不全,难以消化。
(3)误用刺激性药物如水合氯醛不加黏浆剂、稀盐酸、乳酸不冲淡、吐酒石粉末溶解,健胃酊剂过浓过量都可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卡他性炎症。
(4)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猪瘟、猪丹毒、猪传染性胃肠炎、各种中毒性疾病、胃肠道寄生虫病和热性病。
诊断要点
(1)病因调查
主要了解病猪饲养管理状况,饲喂的饲料质量是否合格,用药史以及是否患有猪瘟、猪丹毒、胃肠道寄生虫、某些中毒病等。
(2)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咀嚼缓慢。体温多半无变化,仅在有并发症时才见有发热。病初期仅胃受损害,口腔黏膜潮红,舌苔增厚,唾液黏稠、量少,口腔发臭。眼结膜充血、黄染。有时有腹痛症状。病势发展,继胃卡他而发生肠卡他时,呈现大便减少、秘结,尿少色黄,食欲大减或废绝,但饮水增多,饮水后往往又复呕吐,呕吐物为泡沫样黏液,有时混有胆汁和少量血液。发生大肠卡他时,则肠音增强,病猪时时努责排稀粪,粪中常夹杂黏液或血丝,最后甚至直肠脱出,稀粪污染肛门、后肢和尾部。如不及时治疗,常转为肠炎而造成死亡。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猪,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3)病理变化
病死猪剖检可见,胃肠黏膜不均一充血、出血及肿胀,尤以胃底部严重,黏膜被覆一层黏稠、半透明黏液或黏液性脓性覆盖物,胃内容物稀软酸臭,肠管松弛扩张,黏膜失去正常光泽,充血,严重时潮红,肠壁淋巴组织肿胀,肠内容物较稀,渗出物呈稀糊状附于肠黏膜表面。
防治措施
(1)治疗
治疗原则是除去病因,改善饮食,清肠制酵,调整胃肠机能。
除去病因:如是饲料品质不良所致,应更换营养全价易消化的饲料,如是饲养管理制度有问题,要相应改善饲养管理,如是其他疾病继发,则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改善饮食:对病猪少喂或停喂一二日,改喂容易消化的饲料,如喂给稀粥或米汤,给予充足的饮水,待彻底康复后逐渐转为常饲。
清肠制酵:常用硫酸钠或硫酸镁20~50克或植物油100毫升,鱼石脂2~5克,加水适量,一次内服,可清理胃肠,制止发酵。
调整胃肠功能:一般在清肠后进行,如胃肠内容物腐败发酵不重,粪便不恶臭时,也可直接进行。应用各种健胃剂,如酵母片或大黄苏打片2~10片混于少量饲料内喂给,每日2次;或大黄末8克,龙胆末8克,碳酸氢钠16克分为4包,每日2次,每次1包;或用紫皮蒜10~20克捣碎后加水适量,混于少量饲料中喂给。仔猪可用乳酶生、胃蛋白酶各2~5克,稀盐酸2毫升,常水200毫升,混合后分两次内服。病猪较多时可取人工盐3.5千克,焦三仙1千克混合成散剂,按每头每次1~1.5克拌在饲料中喂服,便秘时加倍,小猪酌减。
消炎止泻:如病猪久泻或剧烈腹泻时,必须消炎止泻。磺胺脒 0.1~0.2克(首次加倍)/千克体重分3次内服;也可用痢特灵0.2~1克,或黄连素0.2~0.5克内服,每日2次;硅酸铝5克,颠痂浸膏0.1 克,淀粉酶1克,分3次1日内服,或拌料喂给。对于脱水的患猪,应及时静脉注射5%葡萄糖液,复方氯化钠溶液或生理盐水等,以维持体液平衡。
(2)预防
针对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该病的发生。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配饲料,青、粗、精料适当搭配,每天喂给适量的食盐。不喂霉变饲料,掌握一定食温。幼猪不喂含粗纤维过多的饲料,其他猪要做到定期驱虫和健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