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杨汉春:从“猪瘟和伪狂犬”谈猪病防治与净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24  来源:猪价格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73
核心提示:生物安全是种猪场疫病净化的重要保障,我们需要保证到猪、人、运输工具、猪场环境的净化过程。种猪场疫病净化的目标有三个:1、建立阴性种猪群;2、将阳性种猪场变为阴性种猪场;3、种猪场免疫无疫(无病原)。猪瘟种猪群带毒,是猪场主要的传染来源,也是因引种造成猪瘟病毒传播的主要传染源。带毒母猪可产死胎、木乃伊胎、早产、产弱仔。猪场猪瘟的控制与净化:1、强化猪场生物安全与消毒卫生;2、加强引种监测,应严格引种检疫,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种猪;3、做好疫苗免疫接种。疫苗免疫接种1、质量可靠的猪瘟疫苗;2、科学、合理

生物安全是种猪场疫病净化的重要保障,我们需要保证到猪、人、运输工具、猪场环境的净化过程。种猪场疫病净化的目标有三个:

1、建立阴性种猪群;

2、将阳性种猪场变为阴性种猪场;

3、种猪场免疫无疫(无病原)。

猪瘟

种猪群带毒,是猪场主要的传染来源,也是因引种造成猪瘟病毒传播的主要传染源。带毒母猪可产死胎、木乃伊胎、早产、产弱仔。

猪场猪瘟的控制与净化:

1、强化猪场生物安全与消毒卫生;

2、加强引种监测,应严格引种检疫,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种猪;

3、做好疫苗免疫接种。

疫苗免疫接种

1、质量可靠的猪瘟疫苗;

2、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注意首免、二免时间;

3、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十分必要:应用ELISA检测免疫猪群的阳性率(90%以上)。

猪伪狂犬病

病情分析:2011年以前,普遍应用疫苗预防猪伪狂犬病,控制较好,发病率下降,猪场(包括种猪场)存在母猪带毒现象,有的猪场很普遍,带毒率很高。与以前的毒株相比,新的流行毒株的抗原性已发生变异,且对仔猪的致病性增强——“超强毒株?”。现有的疫苗不能完全保护流行毒株的感染。

中国主要发病区域:河北、北京、山东、河南、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广西等。

典型的临床症状:

1.发生于疫苗免疫猪群;

2.母猪流产;

3.仔猪和生长猪神经症状;

4.仔猪死亡率高、育肥猪出现死亡。

导致伪狂犬病毒新毒株出现的原因:

1、长期使用伪狂犬病疫苗;

2、猪场种猪群带毒;

3、猪场不实施净化;

4、阳性猪场(带毒猪)长期免疫,因免疫压力造成病毒变异。

控制与净化:

1.疫苗免疫:疫苗接种可减少临床发病,但并不能预防或减少猪伪狂犬病毒的潜伏感染、不能清除带毒;

2.引种监测与检疫;

3.种猪群监测与淘汰:阳性率高——用阴性后备种猪替换高胎次阳性带毒种猪;阳性率低——一次淘汰清除阳性带毒种猪;

4.后备种猪检测——阴性留种、阳性淘汰

 
关键词: 猪瘟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