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来到十字村的养殖场,近距离听“养猪经”。鞋底在消毒池里漂过,进院后换上干净的拖鞋,李连初带我们走进了他的猪舍。几排砖瓦结构的猪舍中,乳猪、小猪、大猪、中猪、母猪、种猪共有1000多头,分类饲养。猪尾巴居然比兔子尾巴还短,一头头猪尽力地扭屁股,甩动那条不到两寸的尾巴,极不协调。这颠覆了我们对猪的印象。李连初说:“猪尾巴从小就剪短了,猪在摆尾巴时省力省能量,有利猪的生长。”猪的排泄物都进了沼气池,空气中没有想象中难闻的臭味,每排猪栏都有鼓风机,乳猪还能享受地板发热供暖,一些科学的养殖方法,在这儿都得到应用。“这头公猪有200多公斤、这头病了所以放到小猪栏里、这头母猪今天晚上产崽……”跟着李连初在猪圈里走一圈,他对这些猪了如指掌。
李连初没事就呆在猪圈里,一天起码要跑5趟。“古话讲得好,‘要赚畜生钱,要跟畜生眠’,自从涉入这个行业,与外界的接触也少了,没有打牌的空闲时间,更没有游山玩水的美好时光,虽然这样,但过的充实快乐。对于我来讲,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猪的生长情况,拿小猪生病来讲,打针的时间把握不好或不及时,死一头就要亏1000多块。母猪配种过了那个点,又要多喂20多天,喂一天多出50块钱的成本。”他感叹。2002年,李连初筹钱盖了两个猪栏,养了30头母猪,算正式入行了。9年的摸爬滚打,他现在已经是全乡5个存栏1000头的大户之一。不过,不稳定的猪价也让他没少吃亏,去年就亏了30多万。\长期养猪,跟饲料老板熟了,玉米涨价时,他们会通知李连初存货,节省饲养成本,欠些饲料款老板们也能担待着。同时,设施和技术过关了,猪成活率高,风险降低了,基本实现了养一头猪赚一头的钱。李连初很庆幸一路闯关到现在,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饲养了。“从2007年到现在,全乡年出栏50头以上的少了12家,存栏1000头的增加到了5户。”干了20年动物防疫的曾耀民说。“生猪养殖的风险在市场深度调节下日趋稳定,与此同时,这行的准入门槛也变动越来越高,只有具备先进技术、丰富经验、敬业精神与资金实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