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蛋鸡育雏期舍内温度适宜有效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11  来源:猪价格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99
核心提示:一般将蛋鸡0-42日龄称为育雏期,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健康和成活的首要条件。育雏期温度不平稳或者出现冷应激,会降低鸡群的免疫力,进而诱发感染多种疾病,造成死淘率增高或进入产蛋期后难以实现鸡群产蛋上高峰。因此育雏期温度是否稳定是雏鸡群健康的基础,育雏阶段做好鸡群的温度控制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 鸡舍温度控制温度设定应符合鸡群生长发育需要,通过鸡舍通风和供暖设备的控制,实现对鸡舍温度的调控,保证温度的适宜、稳定和均匀。1 鸡舍温度符合雏鸡生理需求雏鸡所需的适宜温度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

一般将蛋鸡0-42日龄称为育雏期,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健康和成活的首要条件。育雏期温度不平稳或者出现冷应激,会降低鸡群的免疫力,进而诱发感染多种疾病,造成死淘率增高或进入产蛋期后难以实现鸡群产蛋上高峰。因此育雏期温度是否稳定是雏鸡群健康的基础,育雏阶段做好鸡群的温度控制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鸡舍温度控制

温度设定应符合鸡群生长发育需要,通过鸡舍通风和供暖设备的控制,实现对鸡舍温度的调控,保证温度的适宜、稳定和均匀。

1 鸡舍温度符合雏鸡生理需求

雏鸡所需的适宜温度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育雏前3天温度为35~37℃,以后每周下降2℃,最终稳定在22~25℃。第一周龄适宜的湿度为55%~65%;第2周龄适宜的湿度为50%~65%;第3周龄以后保持55%左右(见表1)。

育雏鸡舍温度设置程序可参考表2。

2 看鸡施温

“看鸡施温”对于育雏来说非常重要。由于鸡群饲养密度、鸡舍结均、鸡群日龄不同和外界气候复杂多变,一个程序并不能适合每批鸡,不能适台每个饲养阶段,需要根据鸡群的实际感受及时调整。尤其在外界天气突然变化和免疫接种后,雏鸡往往会有所反映,作为饲养人员应仔细观察鸡群变化(见图1 )。3周龄以后,根据鸡群实际表现,对舍内温度灵活调整。

二 保证源头上稳定

1 进鸡顺序

上述温变标准以日龄最小的栋为主,进鸡倾序为按照距离锅炉房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

2 制定供暖设备温度管理程序

供暖的稳定性直接影响鸡舍温度的稳定,最好采用自动控温锅炉或者加热器,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波动,而且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三 保证空间上均匀

通过对各组暖气、通风方式的调控,以及对鸡舍漏风部位的管理,实现鸡舍不同位置温度的均匀一致。标准是鸡舍各面、上下温变在0.5变之内,前后温差在1 度之内。每栋鸡舍悬挂8支以上温度计,每天记录各部位温度值,出现温差超过标准时及时反馈和调整;并且在每次调整暖气、风机、进风口后关注各点温度变化。

常见的温度不均匀的原因见表4。

1 漏风部位及时补救,确保鸡舍密闭性

在进鸡前对鸡舍粪沟的插板进行修补,粪沟外安装帘子;对门板缝隙较大的地方用胶条密封,鸡舍的前门、后门悬挂门帘,以此来阻挡贼风;对于暂不使用的风机,入口处用泡沫板密封。

2 进鸡之前,对各栋风机的转速进行测定

检查风机的皮带是否松弛;对各鸡舍的风机转速进行实际测定,由于风机设备的老化、磨损,各栋的风机转速是稍有差异的,也会导致各鸡舍的温度不一致。

3 进鸡前,对侧墙的进风口进行维修

目的是将冷空气喷射到鸡舍中央天花板附近,充分与舍内的热空气混合均匀后吹向鸡群。可在进鸡之前,把各栋小窗松动部分加以固定;校对小窗导流板的角度,确保每个小窗的开启大小一致。

上述两项在鸡舍整理的过程中容易被忽略。小窗的松动会导致进风口风向的改变,喷射不到鸡舍中央天花板,再加之小窗导流板的角度不一致,导致凉风吹过中央天花板直接落到对面,冷风直接吹向鸡群,容易受到冷应激。

4 校对舍内温度计,使其显示的温度准确

实际生产管理中,广大生产管理者常忽略上述事项。而正是温度计不能准确的显示温度,造成管理者判断上的失误,对鸡群健康造成危害。

四 总结

在规模化育雏场,采用供暖设备集中供暖,通过控制锅炉温度实现鸡舍温度稳定,是实现雏鸡前期健康的一个好的方法。在进雏前,为供暖设备制定一个温度程序,对风机转速、鸡舍密闭性、窗户开启大小、导流板角度进行全面检查,及时维修,确保育

 
关键词: 鸡群 蛋鸡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