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媒体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持续不断的刺激,跟习惯的养成不同。
在现在来说人的习惯越来越难养成,而且成本越来越高,因为新鲜的东西越来越多,而且层出不穷,快速变化多样。
对于自媒体来说也是一样。
对于我们日常中做品牌做营销都是一样。
我相信没有多少人能养成一个持续不断地阅读一个人自媒体的习惯。
同样,没有一个人会持续不断地只关注一种产品和依赖于一种产品。
所以在我们如今做营销,考虑的是习惯的养成和如何形成长效的刺激。
之前我们偏向于习惯的养成,但现在需要建立长效刺激机制。来做一种刺激营销。
就像我们平时写产品营销的文章一样,需要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人群观念,即关注点来不断的刺激人的注意力,关注度,来保持他们的阅读和消费习惯不改变。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到如今,做营销不只是坚持不懈那么简单,当然坚持不懈在变化多端的时代更难能可贵,也更难以实现,但是除此之外的,就是建立在坚持不懈基础上的刺激效应。也就是创造性。
创造性营销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思想的创造性,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认识。
第二大类是内容形式的创造性。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接受,消费的体验。
这就是营销的变与不变。
当然在互联网传播时代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创造全民自发传播,而不再是凝注于广告内容的集中率,更多的是内容的共鸣点。也就是要从击中痛点到共鸣点。痛点顶多会让他深有体会的感觉说的对,而共鸣点就是让他觉得这个东西就是得传播,不传播对不起自己。
互联网思维被很多人大骂或者大夸,但是到现在谁能准确的说出其概念呢?
有很多人还是将互联网思维归纳的和传统的那些媒体一样,认为传播途径和形势变了而已,其实不是这样,真实的互联网思维是让内容产生自我的传播意识。
这个说法搞的是不像现在的智能机器人的概念呢?
对,互联网思维就是自传播。你需要做的只是策划好广告内容,借助于渠道引发自传播。
而这种自传播是需要有起伏规律统筹的,就是什么时候会高潮,什么时候会低谷,高潮时做什么,低谷时做什么。这就是刺激营销。整体的概念形式都不变,变的只是不断地创造内容和实质的东西进行刺激,当然这个比较难一点,但是对于注意力不集中,接受信息多样化的大众们,他们没时间跟你整天耗在一个东西一件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