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尿道结石症是养羊生产中存在的羊的一种常见病,一般在公羊多发,羔羊发病率较成年羊高。随着国内养羊生产由传统的放牧饲养向集约化、全舍饲的饲养方式转变,特别是采取断奶羔羊强度育肥和早羔上市的生产经营模式后,育肥羊尿道结石症的并发率呈上升趋势。据调查,内蒙古西部一些重点养羊地区的羊场育肥羔羊的发病率在3.00%~8.46%。由于患病羊只排尿困难、腹痛,常常影响采食和休息,导致生长发育和增重受阻,甚至因尿毒症或膀胱破裂造成死亡,给养羊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将有助于降低该病对肉羊生产的危害性。
羔羊结石病因:
引起羔羊尿结石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
1.日粮营养不平衡。在生产实际中,为了快速育肥,常常以高谷物(玉米颗粒)和低粗纤维的饲料饲喂,导致日粮中高磷、高镁、低钙和钙、磷比例失衡,是造成育肥羔羊尿结石常发和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
2.高精日粮可提高尿黏性蛋白,易造成尿溶质的“凝固”,促使育肥羔羊尿结石的形成。
3.以沙地植物为主的饲草放牧方式或饲喂方式,或长期饮用含二氧化硅的水源,可能造成硅酸盐性尿结石症;牧草中含有大量的草酸盐,长期放牧或饲喂也可导致草酸盐性尿结石。
4.VA缺乏和雌激素过多,两种因素都易使黏膜鳞状化,产生固状核,使尿道狭窄及上皮细胞过度脱落。
羔羊尿结石防治:
(1).注意对病羊尿道、膀胱、肾脏炎症的治疗。控制谷物、麸皮、甜菜块根的喂量。饮水要清洁。药物治疗一般无效果。种羊患尿道结石时可施行尿道切开术,取出结石。肾盂和膀胱结石可因小块结石随尿液落入尿道而形成尿道阻塞,故在施行肾盂及膀胱结石摘出术时,对愈后要慎重。
(2).增加饮水量。预防山羊尿道结石的最重要手段是增加它的饮水量。新鲜、干净的水会增加羊的饮水量,从而降低尿中矿物质的超饱和状态(脱水是各种结石发展的关键因素);夏季的凉水和冬季的温水能增加饮水量,多设饮水点和经常更换饮水也能增加饮水量;增加盐的喂量可促使饮水量的增加,从而达到稀释尿液的作用,这也能预防磷与粘蛋白母体的粘合,从而防止形成鸟粪石(一种含水的磷酸盐矿物)。建议盐的用量为日采食干物质量的3-5%或日粮的4%。将盐直接混合到饲料中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但食盐不应加入水中,因为羔羊可能认为味道不好,导致饮水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