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鸡瘟主要发生于已进行了鸡瘟疫苗接种,但抗体水平不高或不均衡的鸡群,有鸡瘟母源抗体但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的雏鸡也易发生。临床诊断过程中,发病鸡群主要以神经症状为主,死亡率不高,患鸡表现轻微或没有呼吸道症状,拉黄绿色成形粪便,成鸡表现产蛋量下降,蛋壳颜色变浅,白壳蛋、无壳蛋及软皮蛋增多,采食量轻微下降或不明显,若并发大肠杆菌或其他疾病则引起大量死亡。以下介绍几种预防措施:
1.做好接种和免疫。发病初期,2月龄以上的鸡群用克隆30或Ⅳ系饮水,在紧急预防接种的同时,添加免疫增强剂或黄芪多糖,降低应激反应,提高抗体的整齐度;注射新城疫高免卵黄抗体的鸡群,鸡群正常后,用Ⅰ系疫苗再免疫一次,以确保均衡的抗体水平。
2.添喂维生素E。发生过法氏囊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或体质较差的鸡群,在饲料中添加0.03%的维生素E,能增强鸡的免疫应答,使抗体滴度升高。
3.加强饲养管理。在饲喂优质全价饲料时,保证营养平衡及环境条件适宜,减少环境应激以提高鸡群的综合抗病能力,增强机体对鸡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减少本病的发生。
4.采取正确的免疫方法。育雏阶段尽可能采用滴鼻、点眼的方法,增强局部黏膜的免疫力。尽量少用饮水法,因为水质、水量、疫苗有效量、pH值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免疫失败。
5.掌握免疫剂量。制定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避免免疫空白。蛋鸡60日龄时,可用新城疫油苗0.2-0.3毫升颈背部皮下注射。但注射新城疫Ⅰ系时,不宜剂量过大,谨防产蛋率下降或出现神经症状。
6.定期做好鸡瘟抗体检测。发现抗体水平偏低或参差不齐时,应分析原因,并对免疫程序做适当调整,采取适宜的补救措施。免疫检测的血凝抑制实验能反映出体液免疫中抗体的消长规律。一般来说,血凝抑制实验效价大于6时,可以避免大量的死亡;血凝抑制实验效价大于8时,基本上可以避免死亡。
7.防治病毒传入。认真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杀灭病原,防止病毒的传入和交叉感染。
8.选进健康鸡苗。选择信誉好、产品质量高、经济实力强的种鸡场,确保鸡苗来自健康的种鸡,这也是降低慢性鸡瘟发病率的关键环节。
( 来源:河北科技报 作者:行唐县兽医防疫站 王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