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医学上,不仅仅是兽医诊疗会产生误诊,许多临床医学都会产生误诊情况,这也是兽医临床和其他临床想要急切解决的问题。随着人们对饲养猪生活及健康的重视,其对于误诊情况的敏感程度也在增加,所以,一旦发生误诊情况,那就是劳民伤财的大事情。
1、 兽医诊疗失误的分类
在兽医临床诊疗中,任何一个步骤都可能产生主观与客观的诊疗失误,而最终导致治疗失败。
1.1 诊断错误
猪只无法像人一样用语言进行表达,只能通过畜主的描述进行基本概况的诊疗,因为无法分辨具体饲养猪的病因,所以,经常会产生误诊、漏诊的情况,从而造成了养猪户无法及时治疗的情况,产生了误诊。
1.2 诊断延误
如上文所述,因为养猪户语言表达能力、医疗设备不够先进、临床经验不丰富等限制,使得兽医在进行猪病诊断的过程中,无法了解到具体病因,从而变相延长了诊断时间,导致无法及时进行治疗,往往是经过了一段很长时间的观察和诊断,才能确定具体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而此时为时已晚。
1.3 治疗错误
在兽医诊疗过程中因为治疗错误而导致的诊疗失误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因为治疗方案选择的错误,而导致后续工作完全错误,比如用药、治疗时间等,从而非但不能将猪病治疗痊愈,还使得养猪户因为用错药而导致病情加剧与恶化,后果无法估计。
2 、兽医诊疗失误的原因分析
在兽医临床之中,造成诊疗失误的因素有很多,而因为人的因素造成诊疗失误的概率是最大的。所以,在兽医临床之中,医生大部分是因为自己的主观分析与客观实际存在一定差距,从而导致了误诊情况的出现,目前兽医误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兽医不认真、不负责
兽医在饲养猪临床观察中,主观上不认真、不负责,总觉得猪只生命没有人的生命重要,所以,对于疑难杂症不去探索,选择放弃,甚至害怕死在自己的手术台上,从而把大病化小,欺骗养猪户。
2.2 兽医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
临床经验丰富的兽医,他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专业与丰富,而且还需要扎实的综合知识能力与实践经验。兽医需要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程度,这当然是夸张,但是我们最基本也要掌握猪的习性,这样面对猪这种特殊的治疗对象,才能加大准确诊断的正确性,否则,误诊的概率就会增大。
2.3 医疗环境差、设备不先进
在许多兽医单位,往往都是很多年以前的医疗设备,单位不会花太多的金钱在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上,造成了许多新型疾病根本无法探测,导致了误诊的情况出现。
3 、避免诊疗失误的对策
3.1 做好药品管理保证药效
对于养猪治疗的诊断正确与否肯定是降低误诊情况的首要选择,但是,药品的质量管理也是影响治疗准确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我国猪病治疗的基数不断扩大,药品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假药,这给兽医治疗带来了许多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使得误诊情况频频发生,而且养猪户对兽医也更加不信任。为了杜绝此类事情发生,药监部门应该彻查,根据兽医站的情况,从源头查起,加大对假冒伪劣药品的处罚力度,从而加强药品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兽医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从侧面降低了医疗诊断失误的情况出现。
3.2 正确诊断,合理用药
兽医在对猪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诊断无疑是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只有先确诊,才能保证后续治疗的合理安排,也能确保误诊情况的消失。当然,在通常医疗过程中,往往存在兽医盲目诊断,从而产生误诊,导致猪只死亡,带来不必要的经济与法律纠纷,这是完全不必要产生的。所以,兽医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认为猪的生命不是生命,应该认真负责,从而彻底确定疾病的根源,确保后续用药与治疗方案的正常进行。
3.3 畜主的配合
在许多误诊案例中,有一部分是因为畜主对病情表述不清,或者根本不知道病因,这样兽医本身就只能通过推测与观察来进行诊疗,猪本身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自身的病因,这就造成了误诊的情况。而且,有些养猪户会故意夸大病情、病因,认为这样才能够受到重视,其实这样为治疗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所以,在对饲养猪进行诊疗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饲养猪主人的具体描述,而且还需要对猪只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以此来排除不可能的病因,从而降低误诊情况的出现。总之,兽医误诊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我们需要归纳、总结以往的原因,从而找寻其规律,还应该不断增加自身对猪的习性与病理知识的巩固,从而辅助诊疗过程,降低误诊概率,保证饲养猪生命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