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在孵化早期缺乏体温调节能力,故对孵化器内温度的变动,承受能力有限。例如,试验证明,孵化的头5天,鸡胚致死温度的上限为42.2℃,至第8天,致死温度的上限增加到45.6~47.8℃,这样的水平一直维持到整个孵化的末期。胚胎对外界高温的这种由小而大的忍受能力,与其体温调节机能不断完善有关。
禽胚孵化的头一天过热,即孵化的温度高于标准的范围,但尚未达到42℃以上时,胚胎会变为一个无定形的团块,或血管网发育缓慢,严惩时直接使胚胎死亡。
如果在孵化的第2~3天过热,则出现胚膜皱缩,并常与脑膜互相粘连,结果常导致头部畸形,如无颅畸形等。这些畸形胚胎常可活至孵化的后期,甚至孵化出壳,但不能成活。
在孵化的第3~5天过热,胚胎常发生异位,胚胎在腰腔未接合前沉入卵黄的内部。
过热常使孵化的第1周内的胚胎死亡率升高。如果胚胎整个发育过程温度过高,局部组织可发生充血、出血,羊膜与尿囊膜囊肿,这些都是血液循环紊乱的表现。
短时间急剧过热引起的胚胎病
孵化器内的温度由于某些原因而在短时间内突然急剧过热,常导致灾难性结果,胚胎对急剧受热比缓慢受热更难以适应,此时胚胎常因血管破裂而死亡,其特征性表现是尿囊血管高度充血,皮肤充血,皮肤、脑和肝脏有点状乃至弥漫性出血。
长时间过热引起的胚胎病
如果孵化过程中温度长期过高,常给胚胎发育造成种种不良影响,其中主要是胚胎发育加速,使尿囊早期限萎缩,出现过早吸壳现象。孵出的雏禽通常是弱小的,绒毛发育不忍受以及卵黄吸收不良。有时尚见脐部出血,脐环未闭合。幼雏孵出后,蛋壳内常留有蛋白残渣。
有部分幼雏虽能吸壳,但因瘦弱而不能站立而死于壳内。此种死雏常可发现体位不正,蛋白和蛋黄吸收不良,内脏器充血。
如果温度过高仅发生于孵化后期,则胚胎的生长受抑制,影响了对蛋内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高温尚 可降低多种酶的活性,因而影响胚胎的物质代谢。高温还可增强心脏的搏动,可导致心脏麻痹和心肌出血。
代温引起的胚胎病
禽类胚胎对低温的忍受能力比对高温强。这是禽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能力,因为成年的禽类在孵化中常离开蛋窝。故孵化过程中短时间低温不会造成胚胎发育异常。
低温主要使胚胎生长发育停滞,但在孵化初期与中期一般不会造成大量死胚。温度偏低情况下孵至第11天时检查的鸡胚,可见尿囊尚未完全包围蛋壳的内部表面,尿囊不能闭合,蛋白利用减慢。
低温常使雏禽的出壳时间延迟,甚者达几天之久。幼雏瘦弱,常不能站立,腹部膨大,有时腹泻。雏禽出壳后蛋壳内常留有污秽的血性液体。
一些发育差的弱雏则不能出壳,其病变为颈部粘液性水肿,肝脏肿大,胆囊胀大,心脏扩张,有时可见肾水肿或胚体畸形。卵黄粘稠,呈暗绿色。
温度过大引起的胚胎病
试验表明,正常孵化的头10天中,鸡胚通过蒸发水分散热的量超过了其产热量。如果孵化器内的温度过大,妨碍了蛋内水分的蒸发,胚胎即可受热,又因尿囊的液体蒸发缓慢,水分占据蛋内的空隙,妨碍了胚胎的生长发育。
温度过大,幼雏出壳时间不一致,幼雏体弱,体表常附有粘液,腹部肿胀。许多幼雏体弱不能啄壳而闷死于蛋内。这种死胚可见尿囊湿润,胚胎的液体粘稠密呈冻胶样。当幼雏啄破壳膜时,尿囊液会粘附于其体表并迅速凝固而形成一层薄膜,妨碍了幼雏的呼吸和运动,会使幼雏窒息而死。温度过高有利于各种霉菌的繁殖,使胚胎的曲霉菌病发病率升高。
氧气不足引起的胚胎病
在孵化的中期尤其是后期,胚胎发育需要大量的氧气。如果蛋内的胎位不正,例如胚体足肢朝向钝端,或头部朝向蛋的中央,对气室产生不同程度的压迫, 均可使胚胎窒息死亡。此外,当孵化蛋的表面细孔被破蛋的碎块、蛋白性液体或尘埃所堵塞时,也可造成胚胎窒息。
翻蛋不当引起的胚胎病
在孵化过程中,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将蛋从一侧翻向另一侧。如果不翻蛋,或将蛋以垂直进行孵化,即蛋的位置不改变时,朝向蛋壳的蛋黄与胚体发生干涸,并与蛋壳粘连,从而引起大批死亡。
胚胎病的防治方法
对胚胎病的防制,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和采取综合性措施。例如,搞好种禽群的饲养管理工作,使种蛋不缺乏任何营养成分;清除种禽群中的蛋传性疾病;做好种蛋的保管工作和健全孵化制度,避免因这些工作的失误而带来的胚胎病。只有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才能降低胚胎病的发病率,提高孵化率和健雏率。
种蛋的选择
种蛋应来自健康种禽群,最好来自无蛋传递性疾病的种群,以避免传染性胚胎病的发生。只有采用全价饲料喂饲和科学方法管理的种禽群,其种蛋的品质才有保证。对各种畸形蛋如巨型、小蛋、异形蛋、水蛋、软壳蛋、沙壳蛋和无壳蛋,以及久贮、受热、受潮的种蛋,均应加以剔除,不应入孵。
种蛋的消毒
种蛋产出后应尽快收集,以防被外界环境污染导致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每天集团蛋白质次较为理想。如蛋壳沾有脏物,应用干净细河沙加以刷拭,最忌用湿布揩抹或水洗。产蛋箱应保持清洁。
目前生产场常用福尔马林熏蒸法消毒种蛋。此法是利用高锰酸钾来氧化甲醛溶液使其产生甲醛蒸气,以杀灭存留于蛋壳表面的多种微生物。方法是将种蛋安放在塑料蛋盘内,再一盘盘置于蛋架上,在大型熏蒸箱中进行消毒。
尚有抗生素消毒法。目前较常使用的是红霉素溶液(1mg/ml)或者说应大霉素溶液(0.5mg/ml),浸蛋时间均为20~30min。
防止孵化场地和孵化器具的污染
孵化场所和器具如孵化机、出雏机、蛋盘等的污染,除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外,还常造成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感染新生雏禽,进而带到各生产场。
孵化场所和一切器具首先要彻底清扫,再用热水或消毒药液洗刷,蛋盘等必要时可浸泡消毒。实际工作中可据各生产场条件选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法,或漂白粉消毒法、碱液消毒法(2%氢氧化钠溶液)、紫外线消毒法等进行。
应急处理
1.孵化过程中,一旦发现大批胚胎患营养不良性疾病时,应稍为提高孵化温度,并迅速减低温度,会有助于雏禽的孵出。此外应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改善种禽群的饲料,加大所缺营养成分的用量,并加强饲养管理。
2.某些胚胎病可以实施治闻,从而大大减少发病和死亡。例如,从某场或某地区来的种鸭蛋孵出的雏鸭发生维生素B1或维生素B2缺乏病(此种病不难诊断),除可对雏鸭进行治疗外,对以后同一来源的种蛋,孵化后期可在气室开一小孔,每胚注入注射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2溶液0.1ml。小孔用胶布封固、涂蜡后继续孵化。作者曾用此法处理大批种蛋,成功地预防了这类胚胎病的发生。禽类支原体病可经蛋传递,阳性种禽所产的蛋,入孵前将蛋内温度升至37℃,浸入4℃抗生素溶液中(如8×10-4的利高霉素,或支原净、高力米先等)30min,抹干后才入孵.作者用法处理阳性种蛋6000枚,成功地控制了支原体病的传递,培育出健康的阴性种群。此外亦可在种蛋至7~11天期间,通过气室注入抗生素,以消灭胚内的支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