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采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张建勤时,她说,去了好多养鸡场,她发现鸡得病的主要问题是鸡成长过程中几个关键环节没有控制好。
饲养前期(0~10日龄)
主要控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死亡率一般在2%~3%左右,约占全期死亡总数的30%。
主要原因:种鸡带菌,垂直传播;孵化厅条件差,消毒不彻底;育雏条件差,温度忽高忽低,尤其用煤炉取暖,粉尘大,通风不良等。
处 理 办法:从正规的、条件好的孵化场进雏;改善育雏条件,改用暖风炉取暖,减少粉尘,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切忌温度忽高忽低,以防感冒。
用药要及时,选药要恰当,按时防疫。同时,喂一些营养添加剂,如葡萄糖、电解多维、抗生素等,以提高雏鸡抗病力,一般用药3~5天即可大大降低死亡率。防疫应根据鸡群情况和当地流行病情况灵活确定免疫剂量和免疫种类。
饲养中期(20~40日龄)
主要控制球虫病、支原体和大肠杆菌,同时密切注意法氏囊炎。死亡率一般在3%左右,约占全期死亡总数的35%。
主要原因:鸡舍潮湿,饲养密度大,免疫、分群等应激因素,对鸡群惊扰频繁;不注重环境消毒,抗菌素使用不合理等。
处理办法:改善鸡舍条件,加大通风量(以保证温度为前提),控制温度,保持垫料干燥,经常对环境、鸡群消毒。
预防球虫应选择几种作用方式不同的药物交替作用,注意耐药性及药物残留,有条件的采用网上平养,使鸡与粪便分离,减少感染机会。
饲养后期(45日龄/出栏)
主要控制大肠杆菌、非典型新城疫及其混合感染。死亡率一般占34%左右,约占全期死亡总数的35%。
主要原因:鸡舍环境恶化;中期大肠杆菌、呼吸道病没有控制住,特别是中期发生法氏囊炎的鸡群,由于免疫器官被抑制很易诱发非典型新城疫,而临床多表现为大肠杆菌的病变,忽视了新城疫的治疗造成大量死亡。
处理办法:改善鸡舍环境,增加通风量,勤消毒。用2~3种消毒药交替使用。注意免疫前后两天不能搞环境消毒。搞好前中期的新城疫免疫工作,程序合理、方法得当。预防用药,此时用药要把抗菌素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切记顾此失彼,并注意停药期。喂益生素,调整消化道内环境,恢复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