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对温度、湿度、光照的要求
雏鸭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御寒能力差,育雏期间要注意保持温度相对恒定,参考温度:1周龄内30℃-32℃,2周龄-4周龄每周降低2℃-3℃。若雏鸭有规律地吃食、饮水、排便和休息,说明温度正常。育雏期间相对湿度要保持在55%-65%,光照时间1周龄内保持为23小时-24小时,以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至减到14小时为止。蛋鸭为水禽,喜欢游泳,但圈舍不能潮湿,垫草必须干燥。雏鸭出壳3天后,可陆续下水游泳,但时间不能过长。
场区环境控制
空气质量主要受空气污染物含量的影响,空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或动物活动过程以及自然现象产生,排入大气而对人类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按其特征可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烟尘和飞灰,以及附在其上的病原微生物;按其颗粒大小分为飘尘(可吸入颗粒物)、降尘和总悬浮颗粒物。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
蛋鸭场的空气环境分3个区域:缓冲区(指场区周边向外延伸500米范围内的区域)、场区(指运动场和水场区域)和舍区(内)。空气污染物中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恶臭等气体状态污染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标准状态)、总悬浮颗粒物(标准状态)等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它们的指标都要符合农业部行业标准要求。
鸭舍的空气环境控制主要指控制空气污染物的含量,一方面受鸭舍外部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养鸭过程自身产生的污染。在控制和消除污染的同时,必须保证鸭舍温度、湿度和光照适宜。
控制和消除鸭舍的有害气体。基本思路是杜绝或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有害气体一旦产生则应设法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具体方法如下:1.及时清理粪便,减少粪便中的硫化氢、氨气在鸭舍内的溢出量。2.加强通风换气,把鸭舍内的有害气体排出舍外。3.在鸭的饲料中加入益生素类活菌制剂,减少粪便中有害气体的产生量。
控制和消除空气中的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基本思路是减少颗粒物的产生,颗粒物一旦产生则要尽量消除。具体方法如下:1.进行加工饲料、取暖和清理卫生等各项活动时要尽量减少灰尘、烟尘等颗粒物的产生,因为病原微生物一般附着在空气颗粒物的表面,有些颗粒物还能引起部分蛋鸭过敏。2.进行鸭舍除尘,方法包括机械除尘、湿式除尘、过滤式除尘和静电除尘等。3.在鸭场周围及其运动场进行绿化造林。树木不仅吸附尘土,而且能够降低鸭场整个区域的有害气体浓度,增加氧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