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在鸡群中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尤以秋冬季最为流行。一般在秋季和冬初发生皮肤型鸡痘较多,在冬季则以白喉型鸡痘为多。
鸡痘是通过皮肤或粘膜的创伤感染,但不能经健康皮肤感染,亦不能经口感染。蚊子等吸血昆虫在传染鸡痘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蚊虫吸吮过病鸡的血液后,它的带毒时间可长达10~30天,其间遇有易感性的鸡,经带毒的蚊虫刺吮后而传染。另外,鸡打架、啄毛、交配等造成外伤,鸡舍过分拥挤、通风不良、潮湿,有体外寄生虫,缺乏维生素等,均可促使本病发生和加剧病情。
防治措施
1.预防。鸡痘的预防方法,除了采取加强鸡群的卫生管理等一般预防措施之外,最可靠的办法是接种疫苗,目前使用的是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
2.防治。采用对症疗法,减轻病鸡的症状和防治并发症。对皮肤上的痘痂,可用清洁镊子小心剥离,伤口涂碘酒、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紫药水。病鸡眼部如果发生肿胀,眼球尚未损坏,可将眼部积蓄的干酪样物质挤出,然后用2%硼酸溶液或1%高锰酸钾冲洗干净,再滴入5%蛋白银溶液。在治疗鸡痘时应注意,剥下的假膜、痘痂或干酪样物质,都应烧掉或深埋,严禁乱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