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
猪的品种越新越好,越纯越好
开平丰润猪场总经理黎锦鸿认为近年由养猪发达国家育成的新品种如皮特兰及各种配套系新品种猪对环境,营养,管理等饲养条件要求较高,当猪场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达不到要求时,其生产性能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降低,甚至严重的还会“绝收”,导致严重亏损。目前相同品种各品系之间是有差别的,如加系、美系、丹系、英系、法系等之间的生产性能各不相同,有的产仔数高,有的饲料转化率高,有的抗病力强,而有的生长速度快,规模化猪场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种猪资源,通过科学的、严格的选种育种、杂交组合培育出适合本场特点的品系,而不要一味地追求从国外引进新品种。
频繁引种首先会增加饲养成本,影响效益。目前市场上二等公猪每头在6 000元以上,一头公猪一年的饲料费约需2 000元以上。而且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猪场疾病流行特点各不相同,如果频繁的从不同猪场引种,无疑会使疾病更加复杂,给生产带来更大的麻烦。
误区二:★★★★
人工授精产仔数不如本交高
目前猪人工授精在欧美养猪发达国家普及率已超过80%,平均受胎率一般在85%以上。鼎湖龙田岗种猪场场长骆远东指出人工授精不仅能使最优秀的品种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推广,减少公猪的饲养头数而降低饲养成本,还可减少疾病的传播,克服体格差异造成的配种困难。猪场采用本交时公母比例一般为1:25-30,当采用人工授精时公母比例可增至1:200-300。而且根据他在猪场的长期实践,人工授精无论在受胎率、产仔数方面都不比本交差。
误区三:★★★★
基础母猪存栏越多效益越好
养猪生产最忌讳的是贪大求全,基础母猪数量的多少应与该场资金实力、职工素质、生产工艺、疾病防控能力、抗市场风险能力等综合实力相结合,盲目地扩大规模是很危险的,是绝对不可取的。
新会鸿利养殖有限公司副经理陈劲冲就认为创办一个年出栏1万头瘦肉型商品猪的规模化养猪场需要满足诸多条件,首先要有足够的场地,较平整或略带缓坡的山湾地约60亩。周围最好配套农田、果园或渔塘。或具备沼气生产--复合肥生产配套设施。然后就是稳定的销售渠道,日销生猪30头、周销生猪210头。足够的资金,约投资1 350万元。有充足的电源和水源装机容量(饲料加工除外),70-100千瓦,日用水量150-250吨。有方便的饲料来源,日进饲料10吨,周进饲料70吨。最后还要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拥有畜牧(繁殖、配种)、兽医、饲养等专业技术人员。
误区四:★★
选用便宜饲料方可降低成本
大旺三星养殖场场长花姐表示尽管饲料占养殖成本的70%以上,但养猪成败取决于品种、营养、防疫、管理等主要方面。盲目地选择便宜饲料只会降低生产性能,使生产进入恶性循环。优良品种猪对饲料的依赖性很大,应选择一种能够满足生产的、合理的饲料做为日粮。
营养平衡的高档次饲料,不仅是生产生长所需,而且对免疫系统的维护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大大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母猪的营养是否满足与平衡决定了仔猪的发育,出生仔猪要及早吃到足够的初乳。
而断奶仔猪应采食容易消化、消化能在13.9MJ/kg以上而且有效氨基酸平衡、维生素种类多含量高的日粮,这样水平的日粮用常规原料及廉价饲料是根本无法满足的。
她提到最近有些猪场中大猪、母猪发病增加,是因为忽视了中大猪对营养的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