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从四方面解析鸡球虫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29  来源:中国禽病网  浏览次数:153
核心提示:流行特点:发生于3月龄以下,3-6周龄幼鸡易感,在潮湿多雨的夏季最为严重,而在温暧潮湿的育雏室内任何季节都可发生,死亡率达50~100%。经病鸡和带虫鸡传播,人是卵囊携带者。鸡舍潮湿、密度过大、维生素缺发是诱因,可加重病情,增加死亡率。临床症状:3~6周龄幼鸡贫血。鸡冠苍白,排出橘红色、咖啡色、或血性粪便,迅速死亡。较大日龄鸡呈慢性经过,表现为鸡冠苍白,食欲减退,消瘦,无血便。病理变化:鸡盲肠球虫寄生于盲肠,盲肠肿大变粗,呈暗红色,浆膜面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泄殖腔内有血便。慢性球虫可见盲肠内有黄

流行特点:发生于3月龄以下,3-6周龄幼鸡易感,在潮湿多雨的夏季最为严重,而在温暧潮湿的育雏室内任何季节都可发生,死亡率达50~100%。经病鸡和带虫鸡传播,人是卵囊携带者。鸡舍潮湿、密度过大、维生素缺发是诱因,可加重病情,增加死亡率。

临床症状:3~6周龄幼鸡贫血。鸡冠苍白,排出橘红色、咖啡色、或血性粪便,迅速死亡。较大日龄鸡呈慢性经过,表现为鸡冠苍白,食欲减退,消瘦,无血便。

病理变化:鸡盲肠球虫寄生于盲肠,盲肠肿大变粗,呈暗红色,浆膜面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泄殖腔内有血便。慢性球虫可见盲肠内有黄白色凝栓.小肠球虫寄生于小肠的前段,肠管显暑增厚,浆膜面有出血点,肠腔内有大量血性内容物。慢性病例肠壁增厚,粘膜充血,表面散布有黄白色坏死灶。

预治措施:保持圈舍通风、干燥和适当的密度,及时消除粪便,定期消毒等。在球虫高发年龄使用敏感药物如马杜拉霉素、莫能菌素、磺胺等抗原虫药;急性发病配合使用维生素K或青霉素制止出血。但注意用药,严格掌握剂量,防止球虫药中毒。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