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及发酵床建设。发酵床猪舍并无统一要求,一般需要采光充分、通风良好。从使用效果分析,大跨度、封闭调控型的猪舍,环境控制和使用效果较好,发酵床有效面积大,一般新建场多采用这类模式。发酵床猪舍分垫料区和硬化区,前者面积占70%左右;后者占30%左右,供生猪采食和高温时休息,床底部无需采用硬化处理,以增加渗透性。地下水位高,应采用地上式结构。仔猪垫料厚度一般为50厘米~70厘米、育肥猪一般为80厘米左右。在发酵床外侧底部设置通气渗滤液排放口,平时作为通气孔,当垫料水分过高时作为渗水孔。渗液孔外接污水管,防止污水横溢。老猪舍地基浅,一般采用地上式,改造时应做好防漏,前后增开窗户,形成空气对流。
垫料的制作。垫料的功能是吸附生猪排泄的粪便和尿液,为微生物分解提供介质与部分养分。应选择透气性好、吸附能力强、结构稳定的有机材料作为主原料,如:锯木屑、砻糠、花生壳、碎秸秆和草木炭等,一般占90%左右,其中锯木屑应占70%~80%,腐烂、霉变以及化学物质污染的物料不能用作垫料。为了确保粪尿能及时分解,常选择一些辅助原料,如麦麸、饼粕、生石灰、过磷酸钙、磷矿粉、沙土、糖蜜等,通常不会超过总物料量的10%,主要用于调节物料水分、C/N、C/P、PH值、通透性。垫料制作是发酵床技术的关键。将锯木屑、砻糠、碎秸秆,以及少量辅料,按一定比例配伍,边喷水边混合均匀,含水量控制在50%~60%(手紧握材料,指间湿润而不滴水),经过7天~10天堆积发酵(中途翻堆一次),就可以制成供发酵床用的垫料。也可使垫料先发酵,进圈时喷洒菌种。
合理的饲养密度。发酵床养猪密度与生猪健康关系很大。从发酵床养猪效果调查分析,60公斤以下的仔猪建议每头猪发酵床面积(含硬床部分)1.0平方米~1.5平方米,育肥猪每头1.5平方米~2.0平方米比较适宜,冬季和夏季密度还应适当降低。养殖密度与猪床翻动有关,如实行机械翻耕,使上下垫料混匀,猪粪充分发酵,可有效提高养殖密度。
饲料、饲喂、饮水。发酵床养猪对饲料并无特殊要求,根据生猪各生长阶段科学配制日粮,粉料和粒料均可使用,但不适合使用高铁、高铜、高锌、砷制剂以及药物饲料添加剂。在饲喂方式上,宜采用定时喂料,饲喂量为饱食的80%~90%,让猪群在非采食时拱圈作业,摄取菌丝体,饮水一般采用自动饮水器,按猪群大小,安装不同高度的饮水器,控制水压,保障猪群顺畅饮用。在饮水器下面应设承水槽,将滴漏的饮水引流到舍外。
防疫、驱虫。猪群在发酵床上生长,摄取有益菌,抗病力强,但不等于不患病。免疫程序不健全,病毒性疫病、寄生虫、呼吸道疾病等对猪群健康仍会构成威胁。发酵床养猪不宜对圈舍进行消毒,因此防疫的要求更高。一要严格防疫制度,禁止场外人员进场参观,场门、舍门进口处设置消毒池(盆),入场、入舍人员严格消毒;二要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三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不从场外进猪,必须调猪时严格隔离饲养;四要对个别发病猪进行隔离治疗;五要对60日龄~70日龄(25公斤)的仔猪进行—次驱虫。
精细管理。发酵床养猪饲养管理要求更高、更精细。一是发酵床的维护。每天要将成堆的猪粪散开,并翻动垫料,加快发酵。冬季猪舍温度低,翻动垫料尤为重要。二是控制垫料湿度。猪群密度大、排泄物多,冬季蒸发量小,应加大通风量,或清除部分湿粪,或添加一些干垫料,并翻耕垫料,以加快发酵、散热和蒸发。三是通风与降温。垫料发酵会增温,夏季做好通风降温十分重要;进入高温季节前,停止添加新垫料;全封闭式猪舍应进行机械通风,增湿降温;敞开、半敞开式或老猪舍改造的猪舍,应安装电扇和喷雾设施,进行人工降温。四是猪出售空栏后,及时将垫料以及补充的新料混合堆积起来,发酵10天~15天,便于杀灭病原微生物,进猪前2天~3天铺平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