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肉蛋杂交鸡果园生态养殖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17  来源:锦州凌海畜牧兽医局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81
核心提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不仅对鸡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对鸡肉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我院种鸡场引进上海华青曾祖代肉鸡场的父母代安卡红公鸡和伊沙褐商品代母鸡杂交培育肉蛋杂交商品鸡,在果园、林园等生态条件下饲养,来培育生态肉蛋杂交鸡,生态鸡因为在自然生态环境下散养,果园远离污染,场地宽敞,阳光充足,空气新鲜,青草、虫蛹、腐殖质、籽实数量充足,营养丰富,因而具有肌肉丰满、肉质细嫩,鸡味鲜美等特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村饲养户的青睐,笔者一直着力于本项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不仅对鸡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对鸡肉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我院种鸡场引进上海华青曾祖代肉鸡场的父母代安卡红公鸡和伊沙褐商品代母鸡杂交培育肉蛋杂交商品鸡,在果园、林园等生态条件下饲养,来培育生态肉蛋杂交鸡,生态鸡因为在自然生态环境下散养,果园远离污染,场地宽敞,阳光充足,空气新鲜,青草、虫蛹、腐殖质、籽实数量充足,营养丰富,因而具有肌肉丰满、肉质细嫩,鸡味鲜美等特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村饲养户的青睐,笔者一直着力于本项研究,现将其综合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场地选择

果园养鸡是一种牧放为主、舍饲为辅的饲养方式。放养的果园应离开村庄一定距离,交通便利,地势高燥,通风光照良好。地面为砂壤土,过去未被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原体所污染,透气透水性良好,有洁净充足的水源。用1.5m高的尼龙或不锈钢网圈围果园并划分成若干面积800~1000m2的小区域,放置一些瓷盆、碗等饮水器具。搭建窝棚,面积视鸡数量而定,一般为6~7只/m2。内设产蛋窝和栖架。且应根据当地特点,选择适合本地区栽种的树苗,根据树种的特征,合理确定行、株距。

二、育雏期的管理

1.做好育雏前消毒预温工作

进雏前先将雏鸡舍内所有用具清洗干净,然后用0.1%的高锰酸钾漂洗消毒后放入室内,然后每立方米空间用15g高锰酸钾加入40%的福尔马林30ml进行熏蒸,消毒熏蒸前关好门窗,熏蒸24小时后打开门窗,将剩余的甲醛气体排除干净即可进用。并进行舍内预温,使温度达到25~27℃,饮水温度达18℃以上。将地面垫料铺好,准备好雏鸡的饲喂用具。入雏前1d,将舍内加温预热,温度应达到31~33℃。

2.精心饲养

(1)适宜的温度:初生雏由于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如果温度过低,会怕冷而密集,影响采食和运动,严重的造成堆后死亡,温度过高则食欲减退,体质软弱,发育缓慢,因此,要求温度适宜,并稳定,育雏温度一般第一周内应保持33℃,以后每周降低1.5℃,5周后降至25℃左右。

(2)适宜的湿度:室内空气过于潮湿或干燥,对雏鸡生长都不利,过潮则水分蒸发和体热散发困难,冬天小鸡容易感冒,夏天则易引发球虫和霉菌病,过于干燥,会过多地消耗体内水分以致厌食,对生长不利,湿度适宜,则小鸡舒适,食欲良好,发育正常;因此,要求湿度一般以相对湿度60%为宜。

(3)合理光照:适宜的光照能提高其生活能力,促进生长发育,雏鸡在1-3日龄采用连续24小时光照,以后每天减少为23小时光照,午夜有1小时的黑暗,光照强度1~15日龄每20平方米应用40~60瓦灯泡1只,15日龄以后每20㎡应用15瓦灯泡1只,光线要稳定防止忽明忽暗,如果光照强度过强易引起啄毛、啄肛等恶癖发生。

(4)密度适中:适适当的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重要条件,密度过大使室内空气污浊、卫生环境差,生长发育不整齐;密度过小,饲养成本增高,合理的密度为1~2周龄25-30只/㎡,3~4周龄20~25只/㎡,5~7周龄15~20只/㎡。

三、育成期管理

采用牧放结合适当补饲的饲养方式。该阶段主要是形成骨骼和肌肉,是鸡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注意体重达标和整齐度。管理技术要做到“一驯二补三定四观”。

1.一驯:放养驯导。早晚放归时,定时用敲盆或吹哨饲喂饲料的方式训练鸡建立条件反射,以此来驯导和调教鸡群对信号的认识,方便野外管理。

2.二补:补饲与补光。受活动范围所限,鸡只所采食的食物不可能完全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应及时补饲。次数每天1~2次,数量视季节和散养区野生饲料资源情况而定,盛夏各种昆虫、植物较多,可适当少补,初夏或秋末食物欠缺可适当多补。一般补饲量占其采食量的1/3~1/2。8周龄后要提高饲料的能量浓度和饲喂量。光照对鸡体新陈代谢、增进食欲、刺激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密切相关,特别是秋冬季节,自然光照短,必须实行人工补光。要逐渐补加光照时间,直至从傍晚到22:00,早6:00到天亮。以5W/m2为宜。晚熄灯后保留弱光通宵照明,便于鸡只行走和饮水。

3.三定:定时补饲、定期防疫与定期驱虫。每天补饲的时间要固定,不可随意改动,以加强鸡的条件反射,巩固信号召唤驯导效果。柴鸡野外放养不可避免接触到粪便、虫卵等,易引起寄生虫病,要定期驱虫。一定要按照鸡疫病防疫程序进行定期防疫免疫。

4.四观:一观动作是否矫健,撒放时健康鸡总是争先恐后,病弱鸡行动迟缓。二观精神状态,补料时健康鸡往往迫不及待,病弱鸡不吃食或反应迟钝。三观粪便,看是否正常。四观栖息,晚上关灯后倾听鸡的呼吸是否正常,若带有“咯咯”声,则说明呼吸道有疾病。发现病鸡,必须及时隔离和治疗。

四、后期管理

饲养要点是促进肌肉迅速增长和体内脂肪沉积。对于肉鸡而言是增加体重,改善肉质,达到市场所需屠体外观。管理上应做到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添加些动物性脂肪如猪、鸡油或植物油,但忌用有膻味的羊、牛油等,以免使酮体产生异味,脂肪的添加量在3%~5%。

五、搞好卫生防疫制度

隔离可截断传染源,育雏期应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等进入养殖区。而消毒则可杀灭病原菌。除每天对鸡舍内外环境和栖息场所及附近区域进行一次喷雾消毒,放养场进出口设消毒带或消毒池,并谢绝参观外,做到“全进全出”。还要采用科学免疫接种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滥用药物,尤其是鸡的生长后期,必须严格限制使用高残留抗生素及其他药物,以降低成本又确保最终产品达到绿色食品要求,提高价格,增加经济效益。

总之,林园生态养鸡更大程度地挖掘立体种养生产潜能,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饲料资源和肥减少了污染,投资少,成本低,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生态养殖的最佳模式之一 ,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