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高产蛋鸭年产蛋量均在20千克以上,但国内许多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现有蛋鸭年产蛋量均在10千克左右。究其原因,除去品种因素外,鸭舍建造的不规范是其中因素。但笔者根据多年现场饲养蛋鸭经验看,没有遵循蛋鸭的生物学习性,传统粗放的饲养管理方式,更是影响蛋鸭高产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就饲养蛋鸭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阐述如下,共同商榷来挖掘蛋鸭生产潜力,增加经济效益。
一 保持鸭舍安静
产蛋鸭反应灵敏、胆小易惊。实践证明:蛋鸭受惊后互相拱撞、大声鸣叫,第二天就会出现破蛋、软皮蛋的现象,产蛋率明显下降。而且一周后才能逐渐恢复;所以防鼠防兽尽量切断一切应激源是鸭场的首要工作。另外新老鸭子不能混养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二 人工补充光照
光照可提高鸭体新陈代谢,增进食欲;刺激卵泡素和排卵激素的分泌,增加产蛋量。现代研究证实,正确的人工光照可使蛋鸭年产蛋量提高5%,同时对蛋鸭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都有直接影响。产蛋鸭光照时间应在14~16小时,以日出日落为标准进行人工补光,以栖息产蛋场面积计算补光量,按3w/㎡计算,晚间鸭舍每10㎡错落悬挂一只离地面1.5m距离的25w白炽灯来补充光照即可。由于蛋鸭黑暗中遇不良刺激易惊群骚动,可在采食场根据面积设常明灯1~3个。同时配备停电补救措施。
三 充夜食
产蛋鸭代谢机能旺盛,有夜间觅食的生理特性,往往会在夜间感到饥饿。为了满足产蛋鸭的这一生理要求,晚上必须供水和补充食料,以保证产蛋鸭夜间不饿、不渴、不叫而有利于产蛋。
四 公、母鸭分开饲养
学术界对此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公、母鸭混养有助于提高母鸭的性生理行为而利于增加产蛋量;有的认为:公、母鸭分开饲养避免了公鸭的无休止的干扰,母鸭在安静的条件下更有利于产蛋。经过儿年的观察笔者认为:除在产蛋鸭留种蛋期间公、母鸭混养外,其余时期应尽量公、母鸭分开饲养;这样对产蛋率和产蛋整齐度的提高都有益处。
五 防雨防潮
蛋鸭虽属水禽,具有喜水性,但对阴雨连绵或大雨直淋应激反应较强。经过多年的观察证明,产蛋鸭在污秽潮湿、泥泞的环境中3~5天后就会出现掉蛋现象,如果在此环境持续时间过长,则能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停产现象,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另外鸭舍内出现高温高湿现象,也容易造成微生物的滋生繁殖,诱发一些肠道、呼吸道疾病。
六 有害气体的排除
蛋鸭在舍内滞留时间较长,排泻物增多,容易产生氨、硫化氢、二氧花碳等有害气体增加。除能诱发一些疾病外,也影响产蛋量的提高。采取措施:一是尽量减少蛋鸭在舍内活动时间;二是控制适当密度;三是保持舍内清洁卫生,勤换干燥新鲜垫料,定期消毒;四是定时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清新、环境凉爽。
七 创造适宜的环境
定时关鸭、放鸭、喂鸭,形成稳定的条件反射制度是提高产蛋量的前提。冬季要迟放早关.夏季要早放迟关。在梅雨季节鸭群不宜放牧运动。鸭子具有喜水性,特别是在繁殖季节要坚持洗澡,因为公母鸭在在水中交配效果最佳:鸭子要经常运动,俗语:“关不如放,不放不生”有一定的道理。运动还可以增强鸭子的体喷,提高抗病能力,也是保证鸭子正常产蛋体型的重要手段在管理上要求人鸭亲和,饲养员应尽量固定服装经常在鸭舍观察鸭群,常哄勤赶是饲养员的终日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