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属于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双股DNA,有囊膜。病毒大量存在于病鸡的气管组织及其渗出物中。本病主要侵害鸡,不同年龄的鸡均易感,但以成年鸡的症状最为明显。野鸡、孔雀、幼火鸡也可感染。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气管和上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咳出血液和黏液经呼吸道传播。被病鸡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垫料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康复鸡可带毒长达2年。接种活苗的鸡可在较长时间排毒,若与易感鸡长时间接触,也可感染发病。本病在易感鸡群内传播迅速,感染率可达90%,病死率为5%~70%不等。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6~12天。急性病例的特征症状是鼻孔有分泌物和呼吸时发出湿性罗音,继而咳嗽和喘气。严重病例,呈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咳出带血的黏液,有时死于窒息。检查口腔时,可见喉部黏膜上有淡黄色纤维素性凝固物附着:病鸡迅速消瘦,鸡冠发紫,有时排绿色稀粪,衰竭死亡。
发病比较缓和的鸡群其症状为生长迟缓,产蛋下降.、流泪、结膜炎、眶下窦肿胀,发病率仅为2%~5%,病鸡多死于窒息。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为喉头和气管黏膜充血和出血。喉部黏膜肿帐,有出血斑,并覆盖黏液眭分泌物,有时这种渗出物呈干酪样假膜,可能会将气管完全堵塞。炎症也可扩散至支气管、肺和气囊或眶下窦。比较缓和的病例,仅见结膜和窦内上皮的水肿及充血。
诊断
本病常突然发生,传播快,成年鸡发生最多。发病率高,死亡率因条件不同差别较大。临床症状较为典型,张口呼吸,喘气有罗音,咳嗽时可咯出带血的粘液。气管呈现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症病变。症状不典型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