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很多养殖户还是按照老办法,前三天育雏温度在34℃以上,有的甚至到36%:以上,而后期降温幅度较大,昼夜温差大。育雏温度过高导致鸡苗饮水量大、吃料缓慢、排稀便、营养消化不充分、呼吸加快、体内代谢不平衡、甚至导致张口呼吸和脱水,严重时发病死亡。鸡舍环境温度每天的温差不应超过1℃,温差太大,鸡群受冷热应激,容易感染疾病。正确的育雏温度1日龄雏鸡应在33~34℃,到7日龄时,环境温度应降低到30~31℃。以后每周下降2~3℃,至35日龄时,鸡舍温度应控制在19~20℃。
湿度控制,适宜的湿度能使舍内温度更加均匀,防止鸡只脱水,尤其是预防育雏第一周因为鸡舍湿度过低导致的均匀度差及生产性能低下,也有利于鸡只羽毛的生长、换羽和鸡体保温,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呼吸道疾病、球虫病和脚垫的发生。第一周湿度应控制在60%~65%,随着日龄的增大湿度应控制在50%~70%。
通风控制,养鸡户中有很多人在育雏时只重视保温,而轻视通风换气。由于通风不良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二氧化碳中毒、氨气中毒等。这些有害气体,会造成鸡苗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严重时大量死亡。推荐最小通风量应不小于0.50~0.60cfm/kg(0.01416一~0.01699m3/m/kg),除了要保证有害气体不超标,还要保证氧气的含量大于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