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冠病病原为卡氏住白细胞原虫,这种原虫通常寄生在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细胞内,因此造成鸡的贫血。吸血昆虫库蠓和蚋则通过叮咬鸡只传播病原,为主要的传播媒介,鸡白冠病是鸡的一种季节流行性疾病,又叫住白细胞原虫病,多发生在夏末秋初,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本病,育成后期和产蛋期鸡尤为显著,其引起产蛋率下降甚至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病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在南方雨水多的地方6月份就开始有发生,在华北地区多在8~10月份发生。住白细胞原虫的生活史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个阶段。有性生殖在库蠓或蚋的体内完成,生成有侵袭能力的孢子并分布到库蠓或蚋的唾液内,通过它们叮咬或吸血侵入鸡体,寄生于红细胞和单核细胞内并开始无性生殖,引起鸡群发病。本病的潜伏期6~10天,发现症状后1~2天可致死亡,3~6周龄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育成鸡和产蛋鸡发病后死亡率较低,但产蛋鸡群感染后产蛋率大幅度下降,严重者下降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