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肠孤病毒感染可通过垂直传播与水平传播。此病的垂直传播主要发生于鸡群发病的急性期,但在随后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亦可发生。水平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是粪便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在高密度饲养的鸡群中极易发生。因此,在1~2周龄的正常鸡群中很容易分离到呼肠孤病毒。呼肠孤病毒感染鸡群后的发病情况取决于病毒的致病力、鸡群的健康状况及饲养管理等许多因素,因此虽然鸡群呼肠孤病毒的感染较为普遍,但发病情况差异较大。
呼肠孤病毒感染鸡群后首先在小肠和法氏囊内复制,从而影响免疫系统。之后病毒广泛分布于体内组织,如肌腱、小肠和呼吸道。因此,病毒型关节炎多发生于3~7周龄无母源抗体后备鸡,但有时在较大龄期的鸡中也可以见到。临床症状:肉鸡可见吸收障碍综合征、免疫抑制综合征及病毒性关节炎。病毒性关节炎通常见于3周龄以上的肉用鸡群,但有记录表明育成后期的鸡群和9月龄的来航鸡也可以发病。1日龄的肉鸡对致病性呼肠孤病毒非常易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鸡群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逐步增强。因此,对鸡群第1周内的防制至关重要。病毒性关节炎的潜伏期为9~13天。病鸡生长缓慢,蹲伏于跗关节,不愿走动。病鸡由于双侧跗关节上方和下方的指曲肌和跖伸肌水肿而跛行。慢性腱鞘炎可以导致肌腱断裂。关节液变黏稠,足垫水肿;关节液内可见血色渗出物。发病率可以达到100%,但死亡率通常仅为1%~2%。
通过呼肠孤病毒感染SPF鸡可以诱发腱鞘炎,并且可以分离到病毒。然而,很难解释,为什么从1~2周龄的鸡群的许多器官内分离到同样的呼肠孤病毒株,但此鸡群随后并没有发生病毒性腱鞘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