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兽药技术 » 中兽药 » 正文

中兽药在畜禽生产上的应用及展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11  作者:[标签:编辑]  浏览次数:8566
核心提示:l、中兽药文化发展史中兽药治疗畜禽疾病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医疗实践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独有的中兽药文化。考古发掘发现,早在

l、中兽药文化发展史

中兽药治疗畜禽疾病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医疗实践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独有的中兽药文化。考古发掘发现,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即有饲养家畜的圈栏遗迹、家畜的骨骼以及从事兽医活动的骨针、刀等工具川。

自奴隶社会以后,商朝(约公元前16一前11世纪)甲骨文中记载有人、畜通用的病名胃肠病、体内寄生虫、齿病以及出现了郁李仁药、桃仁药、药酒等。约公元前2世纪,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人、畜通用药物365种(含植物药253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及“牛扁(草药名)疗牛病”、“桐叶治猪疮”和“雄黄治疥癣”等。

汉代(约公元150~219年)名医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的辨证论治长期指导着临床实践,北魏(公元386—534年)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记有家畜疾病治疗的方技:削蹄法治漏蹄的掏结术,猪、羊的去势术以及有关群发病隔离措施等四十余种。公元659一1279年间,唐代产生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人、畜通用的药典《新修本草》,载药物844种,并有标本图谱。宋代设有兽医药房“药蜜库”,当时《使辽录》中记载我国少数民族用醇作麻醉剂行马的切肺手术。

清代(公元1644—1840年),西兽医传人我国,太平天国(185l一1864年)在军队中设有“骡马医,专门治疗军马疾患”,该时期中草药兽医著作有《活兽慈舟》、《牛经切要》、《猪经大全》等。1904年开办了北洋马医学堂,1947年我国华北大学农学院开办学习及研究中兽医学术以来,中草药兽医的教学、研究工作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在针灸及中草药的运用方面总结出了一些新方法和新方剂,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总结提高中草药兽医文化学术,使用各种自动化分析手段对中草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2、中兽药生产现状与应用实例

2.1 中兽药生产现状

我国中药资源非常丰富,据调查表明,中草医药用种类已达到12 800余种,其中植物1l 100余种,动物1580余种,矿物80余种。常用的中草药有800余种(人工种植400余种,野生400余种)。《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收载中药材及饮片、提取物、成方和单味制剂共l114种,配套丛书《兽药使用指南》中药卷收载成方制剂192个。目前全国有中草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等生产的提取液、注射剂份额不大,以一般技术生产片剂和粉剂较多。

从中兽药成品贸易上看,行业并不十分景气。据报道,日本是世界上年出口中药制剂首国,占90%以上,我国只占1%~2%,而日本70%~80%的原料要靠中国进口。可见我国中兽药研发与生产还处于滞后状态。

2.2 中兽药应用实例

2.2.1提高畜禽免疫力2012年7月,笔者诊治病猪23例,该群猪共56头,其中4头种母猪及19头仔猪发病。病猪表现精神倦怠,发热至42℃,母猪肢体麻痹;仔猪具有典型跛行表现,呼吸困难,腹下、鼻端、耳根和四肢呈现紫红色,并有出血斑点。初诊为猪败血型链球菌病。遂对未发病33头进行紧急免疫,同时选用中药(水牛角50g,生地25g,芍药15g,丹皮、元参、麦冬、丹参、金银花、连翘各10g,黄连、竹叶心各5g,共碾末),按16g/头计,自由采食,1次/d,连用7d。对发病的23头猪采用桂柴黄注射液(成分:桂枝、柴胡、羌活、细辛、黄芪、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等、)20mL,2次/头·d,肌注,连用7d,同时采用等量上述中药灌服,1次/d,连用7d后,4头种母猪及8头架子猪康复,死亡1l头。康复后第12天,对12头猪进行免疫接种,第27天,对45头猪进行检测,免疫效率都达100%。

当前畜禽养殖中使用较多的免疫增强药有党参、黄芪、肉苁蓉、当归、淫羊藿、穿心莲、茯苓、水牛角、猪苓、飞燕草、青刺果、甘草等。这些中草药含多糖、有机酸、生物碱、苷类等,对机体细胞因子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能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从而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据报道,使用这些中草药还能促进畜体胸腺、脾脏及鸡法氏囊的发育,特别对幼畜可明显提高免疫效果。

2.2.2防治畜禽疾病2012年8月,笔者诊治仔猪17例(其中死亡1例)。病猪表现消瘦、皮肤苍白或黄疸、呼吸困难、痉挛性干咳,听诊肺部有哕音和摩擦音。剖检胃肠系膜淋巴结肿大4—5倍,切面均质苍白,肺部呈散在隆状橡皮硬块,肾有苍白病灶。初诊为猪圆环病毒病并发胸膜肺炎。对病猪用双黄连注射液(成分:金银花、黄苓、连翘、板蓝根等)10mL,2次/头·d,肌肉注射,连用7d;清肺止咳散(成分:桑白皮、知母、苦杏仁、前胡、金银花等),30g/头,温开水浸泡灌服,1次/d,连用7d,12头仔猪康复。

2011年1月,笔者诊治青年育肥鸡55例,该群鸡共30间300羽,其中2间发病55羽,病鸡体温43—44℃,精神萎靡,垂头缩颈、翅膀下垂,疑似昏睡,鸡冠及肉髯暗紫色,咳嗽,呼吸困难,有“咯咯”喘鸣声,初诊为禽霍乱。对300羽鸡用芦根60g,金银花、连翘、淡竹叶各30g,淡豆豉、桔梗、荆芥穗、牛蒡子各25g,薄荷、甘草各15g。共碾末,分为3等份,每份加水400mL,煮沸5min,按1mL/羽用注射器滴服,2次/d,连用3d。55羽病鸡死亡24羽,276羽存活。

临床上常用的抗菌中草药有当归、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大蒜、穿心莲、鱼腥草等,这些中草药通过作用机体器官组织,调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有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作用。此外,板蓝根、银翘、菊花、柴胡、紫草、黄芩、金银花、连翘等可调理和改善畜禽生理机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临床上常作抗病毒药物使用。

2.2.3提高畜禽生产性能2011年2月,笔者对8头膘情欠佳的青年黄牛使用炙黄芪180g,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各120g,炙甘草90g,升麻、柴胡各60g,共碾末,均分8份,按1份/头,用玉米面拌人该中药制剂自由采食,每间隔1d用药1次,连用14d。30d后,8头牛精神良好,膘情明显增加。

2011年10月,笔者用中草药添加剂(党参350g、炙甘草250g、白术250g、干姜150g)饲喂脱温土杂鸡,添加量为1kg/100kg日粮,结果鸡体重增加率为13.54%。

在畜禽日粮中添加温里补气、健胃消食的中草药剂则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如黄芪、党参、麦饭石、山楂、神曲、麦芽、何首乌、石膏、元明粉、女贞子等合用对猪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何首乌、丹参、白术、通草、王不留行、当归、紫菀等合用具有催乳、保健功效;黄芪、当归、白芍、茯苓、贯众、使君子、大黄、甘草、柴胡、黄连、竹叶、元胡、大腹皮、白术、紫花地丁等合用可提高家畜断乳重和降低腹泻率。

2.2.4驱虫2012年9月,笔者诊治病山羊35例,该群山羊食草差,腹胀、伴有水肿,可视黏膜苍白、消瘦,精神不振。初诊为肝片吸虫病。对该群山羊用贯众45g,槟榔、苏木、茯苓、龙胆草各30g,肉豆蔻、木通、甘草、厚朴、泽泻各20gr9],共碾末,均分35等份,1份/头,水煎灌服,7d重复1次。30d后,35只山羊采食旺盛,精神良好,腹胀伴水肿消除,膘情明显好转。

动物养殖各个环节均可发生寄生虫病,敌百虫、左旋咪唑、伊维菌素等在各地均有耐药虫株存在,产生了交叉耐药性,给防治寄生虫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利用中草药驱虫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3、当前国内中兽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中兽药应用走不出墨守成规的瓶颈

近年来发生的“盐酸克伦特罗”、“三聚氰胺”、“红心蛋”等药物残留事件,引起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m],亟待研发无公害、环保药物产品。然而,目前我国兽用中药制剂的研发严重滞后,中兽药产业大多还遵循传统的制药技法,创新新工艺、新辅料不足,推出的高新产品较少,中草药在研发与应用上走不出墨守成规的瓶颈。

3.2 中药材源头流通质量难于保证

我国中药药源丰富,功效显著,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活跃,中药材商品化较为突出,导致中药材采集过量,常用(或稀少而名贵)的中药材濒临灭绝。我国各地均有按各地适宜性不同程度种植三七、党参、黄芪、甘草、草乌、何首乌、鱼腥草、大黄、蒲公英、金银花等来缓解市场上中药材的供不应求,据2012年有关报道,在市场上出售的金银花、蒲公英、三七根等药材中含黄泥沙,三七、党参、黄芪、何首乌、鱼腥草等所种植的药材中含有机磷农药残留等,致使源头流通的中药材质量低劣,影响药效。

3.3缺乏科技人才制约中兽药生产水平的提升

我国自开办中兽医学科的中兽医专业至今,为兽医学届培养了大量的医科人才,特别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后,更加规范了执业兽医行业。而中国的中兽药专业历来没有从中兽医学科的中兽医专业独立分开,导致中兽药专业严重缺乏技术人才,中兽药管理及中兽药制剂研发成为一盘散沙。到2012年末,我国只有49家中兽药GMP企业生产动物专用的中药制剂,且所生产的中兽药及中兽药制剂产品剂型单一,科技含量不高,质量不稳定,导致有医技无好药剂的被动局面。

4、中兽药研发展望

4.1培养中兽药研发人才

生物多样性使病原变异多样化,导致生态污染严峻,为中兽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据我国现状看,批准的中药材GMP企业较少,科技含量不高。建设高新现代化中兽药生产加工企业,培植质优药业种植基地,都需要中兽药专业技术人才。为此,国家应加强对中兽药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为兽医院校、科研所、中兽药企业及中药源生产基地配送专业人才,加快中兽药现代化进程。

4.2严格把关药物来源

保护生态药源,规范生产技术,加强流通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及持续改进,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以适用效果为主,以经济利益为次。制定相关条例,完善有关制度,建立标准化的基地,以科学的手段、精湛的技术、规范的管理、清洁的生产环境,培养优质的药源,最大限度满足药物来源的合法性、安全性。

4.3利用高科技研发中兽药制剂

据调查,现存中兽药生产企业一致认为,我国很多传统中药方在临床使用疗效显著。但申报新兽药生产、建立动物病理模型的难度较大,特别是中兽药研发缺乏标准,需要加强中兽药基础理论研究。根据中兽医学整体观、辨证论治理论与中兽药多成分作用多靶点或综合作用,以“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为共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及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结合动物生理学,明确中兽药有效成分对机体的作用效应效果,为制定中药研发标准及建立动物病理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应将对中兽药的研究深入到微观领域中,从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的角度对中兽药的有效成分、作用机理(用途)及用量进行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及微波萃取(MAE)技术、超声提取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技术等制取中兽药有效成分,制订产品质量标准及工艺流程,研制“特色”、“绿色”、“高效”的中兽药产品。

4.4为研发优质中兽药制剂提供保障

对于中兽药的研发,应当保留成型的验方、打造优质新产品,进一步加强对中兽药制剂产业的支持与监管,最终达成高效率、优质量的中药制剂。主管部门应将我国中兽药制剂产品生产纳入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轨道。同时,还应在技术与资金上加大扶持,完善高新生物科技的设备保障,兽药开发商、经济实体(投资商)与科研单位协同攻关,使中兽药研究不断深入发展,把“高效、优质”的中兽药制剂推向全球。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