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家禽比翼线虫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18  浏览次数:234
核心提示:比翼线虫病又称交合虫病、开嘴虫病、张口线虫病,是由比翼科比翼属的线虫寄生于鸡、吐绶鸡、雉、珠鸡和鹅等禽类气管内引起的。虫
比翼线虫病又称交合虫病、开嘴虫病、张口线虫病,是由比翼科比翼属的线虫寄生于鸡、吐绶鸡、雉、珠鸡和鹅等禽类气管内引起的。

虫体因吸血而呈红色。头端大,呈球形;口囊宽阔呈杯状,其底部有三角形小齿。雌虫大于雄虫,阴门位于体前部。雄虫以交合伞附着于雌虫阴门部,永成交配状态。斯里亚平比翼线虫雄虫长2~4毫米,雌虫长9~25毫米,口囊底部有6个齿。虫卵椭圆形,大小为90×49微米,两端有厚卵盖。气管比翼线虫雄虫长2~4毫米,雌虫长7~20毫米,口囊底部有6~10个齿。虫卵大小为78~110微米×43~46微米,两端有厚卵盖,卵内含16个卵细胞。

因病禽张口呼吸,又名开口虫病。因其寄生状态总是雌雄虫交合在一起,故名比翼线虫病。虫体因吸血而呈鲜红色,雌虫比雄虫大,长5-26毫米之间,雄虫长2-6毫米之间。雌雄虫常处于交合状态,外观呈“Y”字型。雌虫在气管内产卵,卵随气管分泌物咳出体外或咽下随粪便排出体外。鹅食入感染性幼虫卵或孵出的感染性幼虫后感染。幼虫也可被蚯蚓、蛞蝓、蜗牛、蝇等摄入,但在其体内不发育而以包囊形式长时间生存,当鹅食入了这些动物后被感染。幼虫先移行到肺,然后到气管内发育为成虫。同时,野鸟和野生火鸡任何年龄都易感但不发病而成为本病的自然宿主。

患鹅精神食欲减少,生长不良,消瘦,严重者废食、腹泻,粪便红色带黏液。特征性症状是呼吸困难,常伸颈张口呼吸,并常伴发咳嗽和打喷嚏,时常摇头,欲排出气管内黏液和虫体,最后因窒息、衰竭而死。病变可见肺脏溢血、水肿和大叶性肺炎,气管有卡他性、黏液性炎症,有被带血黏液所包围的虫体。 根据特殊的开口呼吸症状,经剖检或打开口腔察看及用棉拭子插入气管擦裹,在气管中发现虫体或者用漂浮法在粪便中查到虫卵便可确诊。
  
对本病的防治应堆积发酵粪便,搞好鹅舍及运动场的卫生及消毒,消灭蚯蚓等贮藏宿主,在常发鹅场及地区,应用药物预防。防治药物为:碘溶液,碘片1.5克,碘化钾1.5克,蒸馏水1500毫升,雏鹅每只1—1.5毫升,气管注射或用细胶管灌服;噻苯唑,按0.1%混饲,连用2周;丙硫咪唑,50—100毫克/公斤体重内服,效佳。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