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禽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及症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26  浏览次数:316
核心提示:流行病学:禽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多种禽类和人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器官损伤为特征。病禽和带菌者是本病的
流行病学:禽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多种禽类和人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器官损伤为特征。病禽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家禽和野禽常是衣原体的普通贮存宿主。海鸥和白鹭是衣原体强毒株的携带者并可大量向外排菌,而对这些宿主无明显影响。由于禽的种类不同,其易感性、排菌时期、排出衣原体的数量也各不相同。衣原体主要经空气传播,因此,呼吸道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其次经消化道传播。鸽体内的衣原体,可随粪便、泪液和咽喉部的粘液及鸽乳排出体外,常随污染的饲料、饮水,通过接吻以及母鸽喂仔鸽而经消化道传播。试验证明,从“母鸽到雏鸽”的传播环是造成衣原体在鸽群中长期存在的主要因素。鸡螨和鸡虱等吸血昆虫可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各种家禽和多种野禽对衣原体都有易感性,目前已知有130种鸟类是衣原体的带菌者。幼鸭、幼鸽,尤其是2~3周龄的幼鸽最易感,且其死亡率也高。禽舍内过度拥挤,卫生、营养条件不良,气温剧变,鸽的紧张飞行,过度繁殖等应激因素,都可促使病的发生和加剧。

症状:用强毒株实验感染幼龄火鸡,潜伏期为5~10天,感染少量衣原体或老龄禽感染大量衣原体,其潜伏期为2~8周。鸡尤其是成年鸡对衣原体有相当强的抵抗力,仅出现轻微的症状或呈隐性感染。幼龄鸡常呈急性感染。发病严重,发热,全身震颤,羽毛蓬松.步态不稳,食欲消失,排黄绿色水样便或红色胶状粪便。眼和鼻孑L流出一种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眼睛周围羽毛上有分泌物干燥凝结成的痂块。随着病程的发展,有的病鸡角膜混浊,失明,呼吸困难,病禽明显消瘦和肌肉萎缩。到末期,病禽常发生晕厥而死亡。鸭群发病率在10%~80%,死亡率可达30%。鹅与鸡较少发病。幼鸭感染本病后,症状严重,致死率高。病鸭发生颤抖,共济失调和恶病质,食欲消失并排出绿色水样粪便,在眼及鼻孔周围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病鸭消瘦,死于痉挛,死亡率10%~30%。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