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水产 » 正文

南美白对虾常见异常现象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2-08  来源:种植与养殖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42
        现象1:放苗前,池塘经多次施肥都肥不起来,或水色很差。
        原因:由于重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的严重超标,或池内有害细菌或浮游动物的大量滋生,或池内丝状藻、青泥苔滋生,或池塘严重老化、池底酸化、板结,池水与底泥之间物质交换停滞,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
         处理方法:①曝晒池底,用生石灰、茶籽饼等药物彻底消毒,或干塘后池底种植牧草、青菜等植物;②全池泼洒排毒养水宝或解毒宝等降解药物;③丝状藻、青泥苔滋生的池塘用螯合铜或虫藻净等药物杀灭;④投施经过发酵的有机肥或无机肥培水。
        现象2:虾苗生长缓慢,体色暗淡,蜕壳困难,大小不一。原因:苗种质量差或营养不良。
        处理方法:①定期泼洒调水王或益生菌等微生物制剂,调理好水质;②选择优质饲料,科学合理投喂,在饲料中添加水产多维或水产营养元等营养添加剂;③每周补充投喂一次小杂鱼、螺、蚌、蚬肉等动物性鲜料。
         现象3:养殖前期池水呈"土黄"、"灰白"等不良水色,且浑浊。
         原因:池水中易消化的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被消耗掉,不易消化的藻类大量繁殖。
         处理方法:①先用含氯、碘消毒剂全池泼洒;②换掉部分老水,加注新水,调节浮游生物种群;③适量施肥,或全池泼洒浓缩菌藻液等生态营养剂。
         现象4:养殖中后期时,池底部有死虾现象,被称为"死底"。
        原因:虾池中底部溶解氧不足,环境恶化,积累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虾体自身营养不良,抵抗力差,蜕壳困难。
        处理方法:①改善虾类生存的环境,增加池水溶氧量:②用"聚维酮碘+败毒汤"混合稀释泼洒,24小时后适量换水,用EM菌等活菌调节水质;③用保肝血红素、肝胃宝、免疫多糖、维生素C等拌饲料投喂,连用5天。
        现象5:水黏稠滑腻,有泡沫,透明度极低,池水呈"墨绿色"或"红棕色"。
        原因:大量投饵后的剩渣残饵及虾的排泄物沉入池底,导致水质过肥、恶化。
        处理方法:①全池泼洒二氧化氯、病毒净等消毒剂;②全池泼洒芽。孢杆菌、利水素等微生物制剂,以净化水质;③用净水剂、改底王等药物吸附沉淀。
        现象6:对虾游塘、软壳、红体,并有大量死亡。
        原因: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超标。
        处理方法:①用枯草杆菌或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全池泼洒,并结合在饲料中拌入活菌剂,分解池内有机物,起到改良底质、净化水质的作用。②使用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活性炭、陶土等)。③合理补水或换水,将较差的水排放掉,注入新鲜水入池,并正确使用增氧机。
        现象7:养殖后期,虾池下风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翠绿色的"水华"。
        原因:池水有机质含氮量高、水偏碱性(pH值为8~9.5),导致对虾不易消化的蓝藻大量繁殖,并成为池水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
        处理方法:①经常加注清水,注意调节好水质,可控制藻类的繁殖,定期用EM菌、光合细菌等处理池水。②当池塘有蓝藻大量繁殖时,选择晴天中午在下风口排放池水,尽可能降到最低水位,一般可排到池水1/3左右;然后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或灭藻王全池泼洒。③在池塘下风水面用密眼筛绢网捞取蓝藻,也可局部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杀灭蓝藻。
        现象8:水色突然变黑、变白或变红,且水质浑浊。
        原因:季节变化或风向转变引起突变,俗称"倒藻"。
        处理方法:①全池泼洒净水剂、解毒净水王等净化水质;②用池塘解毒宝、排毒养水宝等药物稳定水质;③全池泼洒浓缩菌藻液等生态营养剂恢复水色。
        现象9:对虾厌食或拒食。
        原因:高温闷热、连绵阴雨天气,对虾处于应激状态。
        处理方法:①加深水位,减少投饲;②使用底质改良剂如解毒净水王、高效净水宝、底改王等;③泼洒池塘解毒剂如池塘解毒宝、排水养水宝等;④投放增氧剂;⑤加强营养,促进摄食,用养康、水产营养元、保肝泰拌饵投喂。
        现象10:对虾胸腹部常有白色或暗蓝色斑点,发病后期虾体皮下、甲壳及附肢都出现白色斑点或甲壳软化、头胸甲易剥离、壳与真皮分离。
        原因:病毒性引起的白斑病。
        处理方法:①种苗须经过病毒检测确定无毒后,才能进入养殖环境;②投喂优质的全价饲料,并在饲料内添加免疫多糖、人参皂甙及稳定型维生素C;③每5~7天向养殖水体全池泼洒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1次;④养殖季节内,每15天全池泼洒季铵盐络合碘;⑤在养殖水体内使用生物制剂,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现象11:对虾附肢变红(游泳足更加明显),头胸甲的鳃区呈黄色,病虾多在池边漫游,厌食。游泳足变红是红色素细胞扩张造成的,鳃区变黄是甲壳内面皮肤中的黄色色素细胞扩张形成的。
        原因:由弧菌感染引起的红腿病。
        处理方法:①对虾放养前,须进行清塘处理;②在高温季节,定期向养殖水体泼洒光合细菌及活化沸石粉;③全池泼洒二氯海因或溴氯海因;④在外泼药物的同时,内服虾毒灵或迪芬克利。
        现象12:丝状细菌生长在对虾的鳃丝、附肢刚毛、游泳足上,严重时甲壳表面也可看到。由于鳃丝上着生丝状细菌及其他污物,影响虾呼吸功能,从而使对虾生长缓慢,并易因缺氧死亡。
        原因:由毛霉亮发菌(发状白丝菌)和硫丝菌引起,主要与养殖环境的水质及底质恶化有关,通常当池水呈富营养化时极易发生。
        处理方法:①保持水质及底质的清洁,放养前必须经过彻底清塘;②放养密度切勿过大,并适当增加换水量;③饲料内应适量添加脱壳素,以促使对虾正常蜕皮及生长;④全池泼洒季铵盐络合碘;⑤全池泼洒茶粕,待病虾脱壳后大换水。
        现象13:对虾消化道呈红色,有的虾胃也呈红色,中肠变红并肿胀,直肠部分外观混浊,界限不清。病虾活力减弱,厌食,生长慢。
        原因: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导致的肠炎病。
        处理方法:①首先全池泼洒二溴海因,待3天后全池泼洒硝化细菌;②在饲料内添加肠炎停、大蒜素,连续投喂3~5天即可。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