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中科 韩小米)
腹泻是仔猪的常见病之一, 过去养猪场(户)大都使用抗生素来对该病进行防治,但由于抗生素的长期滥用或超剂量使用,导致使用抗生素防治仔猪腹泻效果很差或基本无效,养猪场(户)急需一种新型添加剂出现来对该病进行有效防治。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活菌微生态制剂应运而生,其系列产品一经推向市场,立即受到广大养猪场(户)的一致认可。实践证明,其防治仔猪腹泻效果十分显著。
仔猪是降低仔猪成活率的主要原因,其诱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控制仔猪腹泻就要从多方面入手--四面出击。
一、选择优质饲料原料
猪乳是高度可消化养分的优良来源。按干物质计,猪乳中含脂肪45%、乳糖25%、蛋白28%,其余成分包括免疫球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绝大部分断奶日粮含脂肪太低(常低于10%),含碳水化合物(淀粉)较高,以及高含量的植物蛋白质。猪乳与断奶日粮养分上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仔猪断奶后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断奶仔猪尤其是早期断奶仔猪的日粮中添加血浆蛋白粉(含免疫球蛋白),可以提高仔猪成活率,降低下痢发病率,并提高21日龄仔猪体重;在断奶日粮中应该添加丰富的乳产品,如乳清粉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如优质鱼粉等。逐渐增加豆粕等植物蛋白饲料的比例,有利于断奶后的平稳过度。
二、早期补料
养猪生产者都知道,要想培育出最好的仔猪,必须使用最好的仔猪颗粒料,早期补料。因为用好的仔猪料补料不仅会影响断奶阶段,而且通过其后效作用影响猪的整个一生。研究表明,在仔猪出生5~7天开始补料,可影响断奶仔猪对蛋白质的反应,使免疫系统产生免疫耐受力,促进胃肠道的发育,减少肠道对日粮蛋白的过敏反应。如果采食补料过少,反而会降低免疫能力,使断奶后的反应更加严重;而对于3~4周龄断奶的仔猪进行高质量的补料,对保证其断奶后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具有明显的效果。专家建议,4周龄仔猪断奶前需补饲优质饲料200克以上,才能建立起免疫耐受力。因此,抓好断奶前补料可以预防腹泻的发生。
三、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
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发生率随着猪日粮中蛋白质含量的提高而增高,因为蛋白质是主要抗原物质,降低蛋白质水平,可减轻肠道的免疫反应和腹泻程度。近期国外营养学者研究表明,5~10千克和10~20千克仔猪粗蛋白水平以20~21%和18~19%为佳,但必须提高几种必需氨基酸的水平和适宜比例。这样,既可以减轻仔猪的消化负担,有利于增重,又可预防和减轻仔猪的腹泻。
四、饲喂活菌微生态制剂
由于仔猪消化机能不健全,其胃底腺不发达,缺乏产生足够的胃酸能力。断奶前,胃内的酸性环境主要靠母乳中乳糖发酵产生乳酸维持。这样分泌的胃酸不足会造成胃蛋白酶原的激活受到限制,因此,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胃对鱼粉、豆粕等非乳蛋白不能很好地消化,造成小肠内细菌增殖,肠道功能紊乱,腹泻脱水。
为防止此种情况发生,建议给仔猪添加一定比例活菌微生态制剂,可以添加“猪源康”,按0.2%进行拌料,全程使用;也可添加“本草倍利康”发酵液,每头每天2.5-10ml,全程使用;未断奶仔猪使用“开口菌”,每头每天1-2ml,每天两次,连用3-5天;秋冬季节使用“清温猪肽”,按0.2%比例进行添加,全程使用。活性乳酸菌进入肠道后会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乳酸,可显著降低胃内的pH值,保持一定的酸度,可以激活消化酶,有利于有益菌群的繁殖,提高消化能力,从而改善仔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同时,活性乳酸菌繁殖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促消化酶(脂肪酶和淀粉酶),这对仔猪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它可以弥补断奶后仔猪体内酶的分泌不足,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防止消化不良性腹泻。
活菌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作用方式主要包括:①维持肠道菌群正常化;②维持瘤胃功能正常化;③提高消化道的吸收功能;④抑制毒素的产生;⑤提高动物的免疫功能;⑥分解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其效果主要表现在营养功效和疗效两大方面,包括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料肉比;促进畜禽增长,提高日增重;缩短饲养周期,提早出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畜禽的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存活率等。
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www.hrbzhongke.com
QQ:2476909332 TEL:186867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