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养猪生产扶持政策的实施,以一家一户为主的传统养猪生产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如何提高生猪养殖场养猪的数量与质量,发展养猪循环经济,实现资源整合重组与农民富裕,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虽然养猪生产发展势头良好,品种质量显著提高,但也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猪场选址不科学,场内布局建设不合理,养殖条件落后,饲养管理不规范,兽药滥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员工素质偏低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探索发展对策,以提高科学养猪水平、养猪生产效率、无害化处理能力、疫病防控能力、猪群抗病能力、生猪及其产品的质量,实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养猪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 存在问题1.1 选址不科学由于受土地审批和资金紧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养猪场存在建场选址不科学的问题:一是有的猪场选址过于靠近乡村;二是有的猪场选址过于靠近学校;三是有的猪场选址过于靠近公路、溪河;四是有的猪场选址过于靠近城镇、工厂等;五是有的猪场是利用闲房建立或改造而成。这些地方没有足够的耕地、农田、果园、鱼塘消纳粪便。弊端很多,令人担忧。1.2 布局不合理有部分养猪场存在场区规划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一是有的猪场没有根据当地全年主导风向设置各功能区;二是有的猪场各功能区没有围墙隔开;三是有的猪场大门口处、生产区入口处、每幢猪舍门口处没有设置消毒池;四是有的猪场没有建立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五是有的猪场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建有产仔舍、保育舍、育成舍、育肥舍、母猪舍、公猪舍等,区分不明显;六是有的个别猪场没有筑造围墙,七是有的猪场进入生产区没有消毒通道。猪场布局建设凌乱,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1.3 养殖条件落后我国养猪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绝大多数是以一家一户和分散饲养或小规模饲养为主。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养殖设施简陋、养殖环境恶劣、饲养管理粗放、饲养密度大、防疫条件差、消毒工作跟不上,各种病原微生物易在外界环境中传播,引起猪病的频繁发生。小规模猪场之间的距离、小规模猪场与散养户之间的距离较近,养殖处于脏、差的环境之中,造成病原微生物在场与场之间、场与户之间的循环性和持续性污染。这是近几年来猪场疫病难以控制的最主要因素。1.4 饲养管理不规范据了解,有部分养猪场没有品牌意识、没有制定产、供、销一条龙模式。部分管理人员不掌握国家关于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规定,随意使用国家禁用、停用的饲料添加剂、假劣饲料;部分饲养员给猪群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引起猪只饲料中毒死亡现象的发生。部分养猪场业主缺乏应有的饲养管理专业知识和经验,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不能完全做到“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制;有部分养猪场业主没有为猪群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合理的饲养密度和运动空间未能做好夏天防暑降温,冬天防寒保暖工作;在防鼠、防虫和圈舍卫生上措施不到位,为猪群疫病的发生埋下隐患。1.5 滥用兽药有些养猪场广泛地在猪饲料中任意添加兽药供猪群长期食用和过量使用兽药给患病猪群治病,这直接导致猪细菌耐药性增强。有的养猪场疫苗超量接种,比常量高5—6倍,抗细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超剂量使用,滥用违禁药物,不执行药物休药期规定,造成生猪产品药残超标,直接影响猪肉产品的质量、出口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1.6 消毒意识淡薄据了解,有部分养猪场由于消毒意识淡薄,认为消毒与无消毒一个样,根本没有按程序进行消毒,或不按说明书的要求稀释消毒液或消毒次数不够或随便消毒。有的养猪场为降低饲养成本,贪图便宜购买低效消毒剂对圈舍、饲养环境、饲养用具、道路等进行简单消毒。但由于消毒液浓度不够,消毒不彻底,消毒效果差,故不能有效地杀灭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导致病原微生物在养猪场内长期存在,这样的养猪场往往疫病连绵不绝。造成养猪场业主消毒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养猪场业主未能看到消毒的直接效益,因为消毒的效益是潜在的。1.7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不严无害化处理不严,给病原微生物创造存活繁殖的机会。据了解,有部分养猪场业主对无害化处理概念非常淡薄、认识不高,舍不得将病死猪做销毁处理,而且廉价卖给不法商贩加工成烧猪、腊肉、腊肠等。此做法不仅坑害消费者,而是造成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扩散,同时造成养猪场周围环境被严重污染,这对下一批乃至以后猪群的健康养殖构成极大的威胁。还有的养猪场业主将患病猪只调往外地、或上市交易、或屠宰后销售、或乱扔乱抛、或弃之河塘池旁等,加之环境消毒不彻底,致使某种疫病的病原微生物到处散布,这为猪疫病的发生提供“温床”,引发的却是某种疫病的持续性发生或周期性出现。1.8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目前,养猪业发展迅速,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技术落后和部分养猪场业主环保意识低下等原因,约80%的规模猪场没有粪污物、污水处理设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农用或露天堆放,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附近河流或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地面水、空气和土壤。给周边群众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对环境、资源、生态造成了日益明显的压力和影响。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但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些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发展养猪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9 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据了解,有部分养猪场(小规模场)的业主既是管理人员又是兽医技术人员,管理机制不健全;有部分养猪场对患病猪只未能及时隔离,习惯往返于猪舍治疗;有部分养猪场每个生产单元没有固定的饲养人员和固定的生产用具;有部分养猪场的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没有更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帽、靴;有部分养猪场没有消毒制度、疫情报告制度、疫病监测制度和无害化处理制度;有部分猪场的执业兽医还对外开展动物诊疗服务;有部分养猪场没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有部分养猪场在场区饲养猫、犬等动物。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不仅造成疫病的传播,而且给疫病的防控带来困难和压力。1.10 经营方式不规范经营方式不规范,防疫工作难以落实。目前,养猪生产发展态势良好,养猪场大、中、小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尤其是小规模场、猪禽混养场,因其没有按标准组织生产、没有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和没有搞好生物安全体系控制,致使猪场防疫工作难以规范化、制度化,给防疫工作计划的落实带来一定的困难。1.11 多种疫病并发感染和继发感染的危害日趋严重当前,养猪生产疫病并发感染和继发感染不断增加,危害日趋严重,间接损失增大。猪群发病常常是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相互协同作用所致。如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支原体肺炎的并发感染或继发感染;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放线杆菌胸膜肺炎的并发感染或继发感染;猪圆环病毒病或猪蓝耳病跟其它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并发感染,发生呼吸道病综合征。由于多种病原微生物能相互促进病情的发展,令患病猪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复杂化,使疫病发生之后陷入高耗低效的困境,给兽医临床上的诊断与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1.12 员工素质偏低据调查,在大规模、中等规模养猪场中,中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占较小比例,而大部分饲养员是从农村招的中、小学毕业生。
小规模养猪场饲养员一般都没有系统学习过畜牧专业知识,甚至养殖培训班也没有参加过,他们仅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对科学养猪一窍不通。总之,养猪场员工素质普遍偏低,对科学养猪知识掌握得不多,专业化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在生产过程中灵活性差、生搬硬套等,是当前生猪规模养殖场普遍存在的问题。1.13 养殖档案不健全有部分养猪场各项制度不太完善,均出于习惯不愿做养殖记录,怕麻烦,没有养殖档案;有部分养猪场有记录了生产、免疫、用药、用料、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生产环节中的变动情况,但不够详细规范,影响对猪病的进一步诊断、分析,畜产品质量安全不受保障,实施可追溯制度落不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