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夏末秋季多发,蚊虫叮咬是最主要的传播因素。鸡舍拥挤、通风不良、氨气过多、阴暗、潮湿时可促进本病的发生。为有效预防鸡痘发生,应根据各地情况在蚊虫孳生季节到来之前,鸡痘的防治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目前正式需要全面预防接种的季节,应采取以下综合性防治措施:1、搞好灭蚊措施,注意鸡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由于蚊子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应对所有可以孳生蚊虫的水源进行检查,清除这些污水池;鸡舍要钉好纱窗、纱门防止蚊子进入,并用灭蚊药杀死鸡舍内和环境中的蚊子,同时要注意舍内和环境的消毒。2、预防接种。首次免疫多在10日龄~20日龄,用200倍稀释的疫苗刺种一下,20日龄以上雏鸡用100倍稀释的疫苗刺种一下,1月龄以上刺种两下。蛋鸡二次免疫在开产前进行。接种3天~4天,刺种部位出现红肿、结痂,2周~3周后痂块即可脱落,免疫后14天产生免疫力,雏鸡免疫期两个月,成年鸡免疫期5个月。需要注意的是,鸡痘疫苗的免疫后必须认真检查,只有结痂放为生效,如不结痂,必须重新接种。另外鸡痘疫苗只有皮肤刺种才能有效,肌肉注射效果不好,饮水则无效。3、采取措施防止鸡体表外伤。①及时修理笼具,防止竹刺、铁丝等尖锐物刺伤鸡皮肤;②出现外伤的病鸡及时用5%碘酊或紫药水涂擦伤部。4、病鸡可采用对症治疗,以减轻症状,防止并发症。对症治疗可剥除痂块,伤口处涂擦紫药水或碘酊。口腔、咽喉处用镊子除去假膜,涂敷碘甘油,眼部可把蓄积的干样物挤出,用2%的硼酸液冲洗干净,再滴入5%的蛋白银液。也可用百毒杀以冷开水或自来水,配制为1:1(即各50%)。用时要先把鸡痘的皮痂剥离,然后将已配好的药液涂在患处,一般涂2—3次痊愈。或用病毒灵注射液作肌肉注射,注射量为0.5—1毫升/只,一般注射1—2次就痊愈。大群鸡用鸡痘散混料,连用3~5日。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广普抗生素,如环丙沙星、蒽诺沙星等连用5~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