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1-30  来源:养禽与禽病防治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53
    近几年来,随着我市畜牧业的发展,在鹅群中出现了一种以排稀粪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鹅感染后,日龄越小,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随着日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鹅群发病率为40%~100%,平均为60%;死亡率为30%~100%,平均为40%左右,给养鹅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05年5月,我市某养殖专业户饲养肉鹅1500只,于35日龄突然发病死亡,当天死亡20多只,发病至第4天共死亡130只。病鹅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饮水量增加,初期排绿色稀粪,后期出现白色水样粪便。部分鹅出现甩头、咳嗽等呼吸症状,个别鹅出现扭颈、转圈、抑头等神经症状。曾用罗红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治疗,但未见疗效。
    2 剖检变化
    病死鹅脑膜充血,脑实质轻度水肿;口腔内有多量黏液,气管环充血、出血,管腔内有多量黏液;心冠脂肪出血,心肌内膜呈条纹状出血;肝脏肿胀、瘀血;脾脏肿大,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坏死灶;胰脏有灰白色的坏死灶;腺胃与肌胃交界处黏膜出血,十二指肠、空肠及结肠黏膜有纤维素性结痂,剥离后出血或溃疡,直肠黏膜出血,泄殖腔出血。
    3 实验室诊断
    3.1 无菌操作取病死鹅的肝脏、脾脏等病料接种于血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h,未见细菌生长。取心血涂片,肝、脾分别触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未见细菌。
    3.2 取病死鹅肝、脾、脑等病料,经处理后接种9~11日龄非免疫鸡胚,多在36~48h内死亡,收集尿囊液,进行HA、Ⅲ实验,能被鹅副黏病毒病或鸡新城疫高免血清抑制,而不被禽流感阳性血清所抑制。
    4 防制措施
    4.1 严格隔离病鹅,对场地用百毒杀进行彻底消毒,每天1次,连续消毒5~7天。
    4.2 鹅群用副黏病毒病蛋黄抗体2ml/kg+阿米卡星12mg/kg+病毒唑25mg/kg一次混合注射,每天1次,连注2天。蛋黄抗体注射后6~7天再注射鹅副黏病毒灭活疫苗,每只鹅1ml。
    4.3 饲料中加入电解多维,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5 小结与体会
    近几年来,随着养鹅业的发展,养鹅数量的不断增加,鹅副黏病毒病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应把鹅副黏病毒病列入免疫程序中去。如果当地无此疫情,可以在10~15日龄时免疫,每只鹅皮下或肌肉注射灭活疫苗0.5ml;如果当地有疫情,应在5~7日龄选用灭活苗免疫,每只鹅注射0.5ml。在第一次免疫后2个月内应进行第2次免疫,此时应适当加大剂量,每只鹅注射1ml。种鹅在产蛋前10日左右,再注射一次副黏病毒灭活苗,每只鹅注射1ml,以后每年免疫2次。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