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苗时机问题
猪瘟兔化弱毒苗等少数几种疫苗使用后较快产生免疫力,可以用于紧急预防接种外,一般情况下,疫苗接种时机应选择在疫病流行季节之前l~2个月,最好在疫病流行前完成全程免疫,这样.可在疫病流行高峰时节。使动物的免疫力达到最高水平。但在实际生产中,有些养殖户怕麻烦、图省事,或者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合理的免疫计划,总是在疫病开始流行之后才进行免疫接种,这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同时,由于现在疫苗使用比较广泛,幼龄畜禽的母源抗体水平较之以前有了普遍提高,若疫苗的使用时间过早,抗原进入机体后会与母源抗体发生中和。免疫不成反倒会降低畜禽原有的免疫力。母源抗体必须经过抗体水平检测才能查明。但大多数基层养殖户根本就没有相关的设备.也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具体的使用时间很难正确把握。这是导致免疫失败最为关键的因素。
2、疫苗品种问题
选择疫苗一定要有针对性,当地没有威胁的疫病可以不接种.尤其是毒力比较强的活毒苗、活菌苗,更不能轻易引进使用。有些疫苗有数个品系。不同的品系毒力差别很大。首次免疫时应选择毒力较弱的品系,这样给机体造成的刺激较为缓和,若首免就选择毒力较强的品系,不但起不到免疫保护的作用,接种后还可能因为抗原毒力过强超过机体的耐受力而导致发病;相反,在疫病流行严重的地区,应选择毒力较强的品系,因为选用安全性能好但免疫力较低的疫苗品系,产生的抗体可能无法抵御强毒的攻击,同样起不到保护的作用。 .
有些养殖户常将2种或2种以上的疫苗同时使用,这也是导致免疫失败的重要因素。因为抗原的特点不同。有些疫苗联用可能会相互干扰,而病毒疫苗在进入机体进行复制的过程中也能相互干扰。抗原之间的干扰、抑制或中和。都影响着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刺激,使抗体产生的数量和抗体的活性无法满足抵御传染病的要求。
3、稀释液体问题
在使用疫苗时需要先进行稀释。采用注射途径时,稀释剂多选用生理盐水、蒸馏水、去离子水,有的疫苗则需要有专用稀释剂。采用饮水或喷雾途径时,可以使用直饮水、矿泉水稀释疫苗。要求使用专用稀释剂进行稀释的,若使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疫苗的效价会降低。甚至可能完全失效;要求使用生理盐水、蒸馏水或可以使用直饮水、矿泉水进行稀释的,若使用普通井水进行稀释,有可能造成疫苗失活,因为养殖场内的井水水质不一定完全符合要求。而有些养殖场内的井水有可能会受到农药、化肥、生活污水、畜禽粪便的污染。水质更差,用这样的井水稀释疫苗,严重超标的金属离子和细菌数量,必然会干扰、破坏疫苗,使疫苗失活或失效。
4、使用方法问题
活毒、活菌制成的冻干苗必须保存在冰箱中。在取出使用时,应该先放置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温度缓冲,若从冰箱中取出马上就融化使用,过大的温差必然会使微生物受到强烈刺激,导致抗原失活,无法获得应有的免疫效果。采用饮水免疫时,应提前断水4~6小时.
使用疫苗时严格进行消毒也很重要。饮水器、喷雾器等用具不经过认真清洗.皮肤消毒不切实或不消毒,注射器、针头、镊子等都不经过消毒处理,一个针头用到底,……这些不良习惯,都会严重影响免疫的效果。另外,疫苗稀释的浓度,捕捉动物的方法,使用疫苗的速度,技术等等,也都影响着免疫的效果,在这些似乎不起眼的细节问题上出现失误,也可能导致免疫失败。
5、疫苗剂量问题
疫苗用量应以说明书为准。不可随便降低使用剂量,也不能随意超剂量使用,因为剂量太低刺激不足,机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甚至根本就不能产生抗体;而剂量太大刺激太强,可能产生免疫麻痹,也不能形成足够强的免疫保护力。现实生产中除了那些职业道德不良的个体兽医外,绝大多数养殖户都是怀有宁多勿少、多用总比少用好的偏见,惟恐效果不好而任意加大使用剂量,使用比规定剂量加倍甚至超过数倍的疫苗剂量,这一方面加大了日常药物投入;另一方面又常造成免疫抑制,无法得到期望的免疫结果,过量使用某些弱毒疫苗时,剂量过大可能还会引发疫病。
6、用苗途径问题
正确的免疫途径是根据相关病原的入侵途径确定的:病原主要从消化道侵入的,就采用饮水的免疫途径;病原主要从呼吸道侵入的,就采用滴鼻、喷雾的免疫途径;病原有多种侵人途径的,就可以采用注射、点眼、滴鼻、喷雾、饮水等多种途径进行免疫;若随意改变用苗途径,则极易导致免疫失败。
7、药物使用问题
为了降低接种期间畜禽的应激反应。可在接种前1天。用维生素C拌料或饮水,也可使用电解多维饮水。但在畜禽免疫接种期间使用一些不该使用的药物.则常会导致免疫失败。其实,接种活菌苗前、后各5天内,应停止使用菌苗敏感的药物,或在饲料中含有细菌敏感的药物添加剂,接种弱毒疫苗前、后各5天内,应禁止使用抗病毒药物;禁止使用消毒剂饮水;氯霉素类、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物等都可能影响抗体的产生,免疫接种期间必须禁止使用。
圣晖技术部1863710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