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蛋鸡饲养规模不断扩大,鸡群疫病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典型性新城疫已不多见,而免疫鸡群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将给饲养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各种日龄的鸡群均可感染,产蛋高峰期的鸡群较为常见,仅出现少量死鸡。
临床症状 病鸡嗜睡、甩头,有时口鼻流出黏涎。产蛋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蛋壳出现变薄、变浅或粗糙不平等变化。病鸡出现扭颈、摇头、咳嗽、打喷嚏、排黄绿色稀便等症状。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可见喉头、气管黏膜充血、出血,内有黏液;肠淋巴滤泡肿大、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坏死;直肠黏膜、泄殖腔黏膜多见出血变化,有时可见卵泡充血。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确诊病死鸡是非典型新城疫。
预防措施 鸡群1周龄加倍量饮用新城疫弱毒苗,3周龄再强化免疫1次。2月龄肌肉注射新城疫Ⅰ系苗。4月龄肌肉注射新城疫—减蛋综合征二联油苗。产蛋期鸡群每隔两个月4倍量饮用新城疫弱毒苗或新城疫C30苗1次。
治疗措施 产蛋鸡群确诊为非典型新城疫时,鸡群立即6倍量饮用新城疫C30疫苗。同时饮用抗应激药物1周。隔日鸡群饮用泰乐菌素或强力霉素的水溶液,连用3~5天。为防止鸡群继发大肠杆菌感染,隔日鸡群再饮用盐酸恩诺沙星或阿米卡星的水溶液,连用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