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牛羊气肿疽断源是关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2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46

 

气肿疽是以侵害反刍动物为主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牛多见,羊偶有发生。一般是以散发形式出现。一、病原患有本病的病畜是气肿疽的传染来源。由病畜直接排出的病原一般不是直接传播给健康家畜,而是先进入土壤,然后由污染了含有病菌的土壤或饮用水,经消化道途径进入动物的胃肠内,再侵入血液里而发病。羊的本病还可借体表创伤感染病菌而发生。二、症状气肿疽的潜伏期3~5天或7~9天不定。羊发病时体表创伤部位发生肿胀、疼痛。同时伴有体温上升,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拒食,反刍停止。病变部有捻发感,皮肤呈暗红色、蓝色乃至黑色。三、剖检主要变化是患部皮肤坏死,皮下有黄色或淡黄色的胶样浸润物,肌肉层干燥或湿润,因伴有出血而呈污棕色,内含小气泡,触捏肌肉有捻发感。其它变化为心肌变性和心内外膜出血,肺小叶间水肿,出血性淋巴结炎和瘤胃臌胀等。四、防治本病无有效治疗药物。预防要点是“断源截流”,烧毁患病死亡的动物尸体,并彻底清洗、消毒其活动场所。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