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野鸭的消化器官包括:喙、口腔、舌、咽、食道、嗉囊、腺胃、肌胃、肠(小肠、盲肠、大肠)和泄殖腔等,缺少唇、齿、软愕和结肠。消化器官主要用于采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以及排泄废物(图4)。
喙(嘴):绿头野鸭喙扁平,边缘粗糙,有许多细小缺沟,有助于摄食细小的饲料。摄食水中饲料后将泥水等从喙两侧排出。
口腔:鸭口腔内没有牙齿,依靠喙将某些饲料撕碎。唾液腺不发达,唾液内含少量的淀粉酶。饲料在口腔内被唾液稍微浸湿即进入食道。
食道:食道位于气管的右侧,食道宽大而富有弹性。绿头野鸭没有真正的嗉囊,仅在食管颈部形成一纺锤形囊贮存饲料,并分泌粘液以湿润和软化饲料。
胃:胃分前后两部。前部是腺胃,后部是肌胃。肌胃发达,内有一层坚硬的角质膜,此角质膜有保护作用,使胃壁在粉碎坚硬饲料时不致受损。肌胃通过肌肉收缩使其摩擦,能磨碎饲料,起到咀嚼作用。
小肠:是消化饲料、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小肠分泌的肠液中含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大肠:由一对盲肠和直肠所组成,大肠不分泌消化液。仅起到消化纤维素和吸收水分的作用,但对纤维分解程度有限,故绿头野鸭对粗纤维的消化率较低。
泄殖腔:是消化、泌成和生殖三个系统的共同出口,肛门开口于体外。
肝脏:较大,位于腹腔前下部,分左右两叶,左叶有一胆囊,分泌胆汁利于消化脂肪类饲料。
胰腺:位于十二指肠瓣内,呈淡黄色,长形,分背腹两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