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的调研分析及防控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24  浏览次数:279
核心提示: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的调研分析及防控措施(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韩小米)一、我国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一)大肠杆菌耐药性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的调研分析及防控措施
(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韩小米)

     一、我国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一)大肠杆菌耐药性分布
    鸡源性大肠杆菌对所有药物都有耐药株出现,目前没有一种兽用抗菌药物对所有报道的禽源大肠杆菌敏感。其中,全国大部分地区磺胺类药物耐受达100%,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在80%以上;对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率在60%以上;对庆大霉素、利福平的耐药性随不同地区的不同耐药性差异较大;山东胶东的鸡源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的耐药率已达100%;对阿米卡星和头孢类药物(除头孢呋新外)耐药率在20%~50%之间,属于耐药率比较低的药物。
    全国不同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谱差异很大,江苏、四川等地阿米卡星、头孢类药物的耐受率已很高,但是黑龙江、重庆等地仍较敏感;喹诺酮类药物在四川、重庆外大多数地区的耐药率在80%上下,绝大多数地区的猪源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在90%以上。没有一种兽用抗菌药物对所有报道的猪源大肠杆菌敏感。个别地区对阿米卡星和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鸡场。地区间比较,浙江、四川、湖北等地区分离的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率较高。
    (二)大肠杆菌的耐药特点
    1.耐药率逐渐增强,耐药谱更加复杂 据白静报道,临床分离的38株耐药菌的耐药谱就达21种,几乎每株耐药菌都有自己独特的耐药谱。2011年胶东地区鸡、猪大肠杆菌耐药性与2008年比较,对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增加22%、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增加30%、对恩诺沙星的耐药率增加18%、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增加28%;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下降16%、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下降28%、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下降4%。
    2.多重耐药有增加趋势 多重耐药的耐受能力也有增加趋势,如李玉文报道,辽宁省禽源大肠杆菌可耐受10种药物以上的菌种,耐药率已达80%以上。同一养殖周期内,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及其多重耐药类型基本符合,且有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多的趋势,这就提示在同一养殖周期内随着卫生状况的变差,环境中细菌总量、耐药性传递的几率增多,多重耐药现象增加。
3.耐药能力逐渐增强 禽大肠杆菌耐药能力有逐渐增强的趋势,耐药率较高的地区,细菌的耐药能力也较强。如苑丽报道,山东地区(耐药率较高的地区)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加替沙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的最小抑菌量明显高于从山西(耐药率较低的地区)分离的大肠杆菌。
    同时还发现,大肠杆菌一旦获得耐药性后,对大多数药物的耐药能力可超过常用治疗量的数倍至数十倍,形成被膜后耐药能力可超过常用治疗量的数千倍。
    4.交叉耐药 大肠杆菌一旦对某类药物中的一种出现耐受后,往往对此类药物中的其它药物也耐受。从王春光等的报告中可以看出,鸡源大肠杆菌一旦对青霉素或环丙沙星耐受后,对青霉素类药物中的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或喹诺酮类药物中的氟哌酸、洛美沙星也耐药。
    二、对大肠杆菌耐药性的药物控制:
    轮换用药、穿梭用药和联合用药按照目前的科研水平,新药的开发速度远远不如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因此要想有效地控制耐药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必须合理使用目前已推出的抗菌药物。笔者认为不妨采用防止球虫出现耐药性的措施,即轮换用药、穿梭用药和联合用药。
    1.轮换用药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同一种抗菌药,2~3批鸡后再换成另一种抗菌药。需要注意的是变换的抗菌药在化学上不能属于同一类型的药物,以免产生交叉抗药性。
    2.穿梭用药 是在同一个饲养期内,换用二种或三种不同性质的抗菌药,即开始时使用一种药物,生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类似于目前的用药程序,同轮换用药一样,穿梭用药的抗菌药在化学上也不能属于同一类型的药物。
    3.联合用药 将2种或多种抗菌药按最佳比例配合使用,既可提高疗效,又可降低单一药物的使用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抗菌药耐药性产生的速度,保持了其对抗菌药的敏感性,减少了药物中毒的可能性。
    目前,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已非常普遍,临床上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几乎都有耐药性,而且不止耐受一种药物,因此,我们选择药物时不能仅靠经验,而要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或使用经过科学研究的复合制剂进行治疗,才能达到有效治疗、减少耐药菌出现的目的。
    三、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可通过微生态产酸、产细菌素、定植抗力和粘膜免疫予以预防
    感染发生以后,传统思维模式就是选择抗生素进行干预治疗。这种方法是否真正科学合理呢?事实上是抗生素不仅没有解决感染问题,而是带来越来越严重的感染。首先是抗生素破坏了正常的微生物生态平衡,摧毁了动物体内所拥有的正常微生物屏障,使那些原来被菌群屏障所抑制的内源性致病菌和外源性致病菌得以大量繁殖。先给小鼠服用链霉素扰乱其肠道正常菌群,再口服感染沙门氏菌,实验小鼠最低只需10个沙门氏菌就可腹泻,而未经链霉素处理的对照组则至少需要100万个沙门氏菌才能出现腹泻症状。
    抗生素带来耐药性和耐药菌株的增加,而且耐药性可以通过质粒在细菌中传递,在所有肠道细菌中,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传递作用最强。大肠杆菌可将耐药性质粒传递给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不同种属的细菌。统计表明,各国各地区致病菌出现的频率与抗生素呈现正相关,一般来说,抗生素使用愈广、种类愈多,发生菌群失调和感染的频率愈高,而耐药性愈强的菌愈会占优势。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是选育出一批致病性更强,危害更大的耐药性微生物广泛的流行。这个问题业已构成一个严重的流行病学及公共卫生问题,其深远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采用活菌中药发酵微生态制剂控制肠道致病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是规模牧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公司网址:http://www.hrbzhongke.com/

qq咨询:2476909332

联系电话:18686740311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