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生长速度对于养猪场是极其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在养猪场,我们所采取的选育、营养与饲养方案,从仔猪出生之后7天就开始了,甚至达到了"不要让猪宝宝输在起跑线上"。在种猪场,我们制订的关于猪生长速度的指标定义为"达100Kg体重的日龄";
在育肥猪养殖场,各种各样的营养与饲养方案,都在比赛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哺乳仔猪7天龄就要饲喂教槽料,仔猪28天龄断奶体重要达到9.5Kg;或者21天龄断奶体重要达到6Kg;达到30Kg体重的日龄,要达到70天龄,甚至60天龄;达到100Kg体重的日龄要达到140天龄,甚至更短。但是,在育肥猪场,所采取的营养与饲养方案好像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仔猪在哺乳期就开始腹泻、咳嗽,保育猪腹泻、咳嗽更加严重,生长育肥猪还是一样,不断地打疫苗、喂药,结果是仔猪从出生到上市的成活率很低,有的甚至低于50%,到达100Kg体重的日龄要200天龄,或者更长。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哪里?根本原因在于确定生猪生长速度的选育、营养与饲养方案等,严重违背了生猪的基本生长发育规律。
建议小猪在哺乳期、保育期,即达到30Kg体重之前,主要是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体统、内脏组织器官等的健康发育。如果在此期间,为了追求小猪过快生长、皮光毛亮,就会采取非常规营养与饲料、以及保健方案,小猪就会受到饲料中毒、药物中毒甚至疾病等影响,以上系统的发育将会受到严重损害,某些器官的器质性损害将是终生、并且不可逆的。
因此,出现了大约10%甚至30%的育肥猪,生长缓慢,疾病缠身,不能同期出栏,出栏日龄增加20-30天不等。过度追求30Kg体重以前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是得不偿失的。比较中国、美国、加拿大、丹麦关于猪的生长速度的选育,中国、美国、加拿大对生长速度的选育性状定义为"达100Kg体重的日龄";丹麦的猪育种计划将生长速度定义为"0-30Kg体重的日增重,30-100Kg体重的日增重",并且在综合选择指数中的权重差别很大,譬如,杜洛克的0-30Kg体重的日增重权重为3%,30-100Kg体重的日增重权重为22%。在实际生产中,"美系猪"、"加系猪",在30Kg体重以前,生长速度比"丹系猪"快,30-100Kg体重期间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远远不如"丹系猪",最近10多年农业部的几个种猪测定中心的种猪测定成绩也证明了这么一种现象。
实际上,现代的改良品种猪,30Kg体重以前,只要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内脏器官、免疫系统能正常生长发育,适度的生长速度,在30-130Kg体重期间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将会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结果。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对生猪的生长速度的选育性状、营养与饲养方案应重新规划,达到在育种猪场、育肥猪场实现相同的结果。同样,肉鸡的生长速度的选育、营养与饲养方案也存在着与猪一样的问题。